2021年9月7号沧州市限号吗
限行时间:沧州市区:2021年7月5日起每日7时至20时(节假日除外) 吴桥限行时间:上午7:10-8:0011:00-11:30下午14:20-15:0017:00-18:00 || 限行范围:西三环以东、307国道(海河路)以北、经八路以西、北绕城(渤海路)以南合围区域(不含上述道路)。 沧州吴桥公安交警大队对嘉陵江路新华小学和第一幼儿园路段实行机动车限行措施 || 限行规则:自2021年7月5日至2021年10月3日,星期一至星期五限行机动车号牌尾号分别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车牌尾数(含临时车牌)是字母的按最后一位数字为准。
注:具体请以当地交管局信息为准
河北发展如何
要说河北的发展,概括的说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尤其是最近几年,河北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高速而又稳健的良性变化。
河北包围北京天津两大现代化城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发展圈内,优越的地理优势再加上近年来京津冀 一体化的春风,使河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工商业越发繁荣,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来此投资,交通越发便利,高速高铁建设四通八达,逐步提升着河北各个城市的居住幸福感。
张家口与北京一起承办2022年奥林匹克冬奥会, 这不仅对于张家口,对于河北都是一个空前发展机遇,带动着张家口及其周围城市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环首都绿色发展圈的逐步推动,河北省各个城市加大城市生态改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试点,更是推动限号出行以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型,为经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河北更是燕赵文化的代表,发展历史悠久而绵长,文化古迹众多,独特的文化就是发展的根基,相信未来的河北发展更加美好。
三地出行仅刷一张卡,方便到不用开车
到2020年,北京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公共交通全面实现准点预报,打开手机随时能看实时公交情况。并将建设12条地铁,市民在中心城区平均走700米到1000米,就能碰到一座地铁站,平谷线地铁还将“开”进河北,三河到通州仅用15分钟。
△北京地铁2020年规划图
在天津,80%的市民步行1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一个轨道交通站点。河北省将全面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
如此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在京津冀乘坐公交车、地铁、出租车、轮渡、城际铁路……只要刷一张卡就够了。市民持卡在京津冀区域内的任何互联互通城市刷卡乘车,还能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这么看来,出门根本用不着开车!
世界级机场群将建在这里
未来,北京将建成新机场,打造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河北省通用机场也将达到30个以上,初步建成环首都、沿渤海、冀中南3个通用机场群,基本满足京津冀地区通航短途运输、应急救援、公务航空、航空培训、旅游观光等多领域市场需求。
在通往世界级机场群道路上,京津冀三地迎来空中资源大整合,坐飞机不用再往北京挤。
环境
初步摆脱“雾霾”困扰
根据2015年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北京市规委副主任王飞曾介绍,北京将构建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未来形成通风廊道网络系统。城市通风廊道又叫做“城市风道”,把郊外的风引进主城区,将霾等污染物吹走成为备选除霾方式之一。到2020年,北京将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市级绿道系统,形成中心城区绿道网的骨架,绿道主线长度达350公里。
绿色出行多起来,再也不闻尾气味儿
2020年,北京中心城绿色出行(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将达到75%,五环内要形成3200公里彩色自行车专用道路,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将达到10万辆。小汽车出行比例要下降到25%,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年均下降5%。
天津公共交通出行率将达40%,河北也加快公共自行车网络建设。需要开车的人越来越少,道路也更加畅通。
△京津冀高速公路充电设施规划示意图
2020年,电动车单次充电续驶里程将达300公里,实用性堪比汽车,而其百公里运行成本仅为汽油车的六分之一。 到时候,在北京和天津,不到一公里内,必有充电桩,并形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公用充电服务网络体系。
自然景色越来越美,身边随处是公园
2020年,京津冀的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5%以上,三地携手恢复湿地8000公顷,新增湿地3000公顷。京津冀地区将以三地连接部分的相关国家自然保护区为试点,建立国家公园,形成环首都国家公园环。
△京津冀生态系统示意图
2020年,北京市将再添30处环城城市森林公园,市民出门500米就能见绿地,变身国际一流宜居城市。还有一大波绿色美景将在环北京的张家口、承德、保定以及廊坊、沧州、石家庄、邢台等地开工建设。
红利
看病报销不用愁,重复检查不用做
近期,河北省人社厅厅长王亮表示,京津冀已有10649家医疗机构互认(河北6877家、北京2188家、天津1584家),医疗服务监管协调机制正常运转,异地就医通过国家平台已实现互联互通,三地参保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近期即可开通。
未来,京津冀将有更多医疗机构对临床检验结果实施互认,患者无需再进行重复检查。
把爸妈接到身边养老 零障碍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民政部门共同签订了《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6年-2020年)》,将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户籍壁垒。
京津冀将打通政策衔接渠道,按照“养老扶持政策跟着户籍老人走”原则,让三地老人异地养老无障碍。
“菜篮子”更新鲜、更安全
2020年,河北“菜篮子”产品供应和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实现农田节水43.5亿立方米,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畜禽粪污、秸秆和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草原盖度达到71%以上。北京市重点食品抽检合格率将达98%,药品合格率99%。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了!
找工作so easy,户籍不再是问题
目前京津冀各自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资格互认互通,三地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资质实现一体化。2020年后,北京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将达42%,人才贡献率达到60%,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之都。
京津冀建立规范、统一、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搭建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高层次人才户籍将可在京津冀地区自由流动。
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幸福指数飙升
2020年,河北与京津的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更多居民在公共服务的完善中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文/来源河北新闻
编辑/王亚伟
谢邀
这个题目有点大,这是河北省领导和中央高层领导考虑的事,事关河北,北京的协调发展,真正的国家大事,这不是我们一般百姓能答全的问题,但小百姓也要关心国家大事,也说说个一两点抛砖引玉让大家多来评论,说不准有什么好的建议能引起决策高层的重视也有可能。
随着北京疏散非首都工程和雄安新区的国家战略政策的逐步突施,河北省得头独厚,地域优势明显,应该充分利用,特别是这些世纪工程所需建筑材料数量巨大,河北省应该重点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工业,除了有减少运输成本价格优势外,还可轻少外省市运输建筑材料到雄安新区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
再说一个,河北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唯一的含有高山峻岭,平原,湖泊,大海的省份,承德避暑山庄,泰皇岛,北戴河,山海关,白洋淀,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把到北京,天津的游客吸引过来,把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的本地游客吸引过来。
就说这一,二点,一般百姓再说多也说不全这个问题。
从国家地理版图层面来看,河北属于中原地带,国家中心所在地,有着极其丰富的所有资源,只是半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极不平恒,造成的现状较沿海地区滞后些,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下,河北人民奋起直追,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大踏步前进,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的中心!
河北发展如何?河北这几年发展是真的不行
河北,本来是我国经济大省,以2014年为例,河北省还以29421.15亿元的GDP总量处于全国第6,然而如今,以最新的去年前三季度GDP来看,河北省仅仅25804.4亿元处于第12。河北省的辉煌时刻已经不复存在,可以说,河北省的发展并不行,尤其是对比河北省7591.97万的常住人口和其毗邻京津的地理位置。
不过,有人提出置疑的是,一个地区的发展,难道就只看经济总量吗?当然不是的,这需要看的地方还是要全面的,但是,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应该是最真实的,或者说人们的亲眼所见也是有一定的参考。
我曾经去过河北的冀北地区出差,承德、张家口就不用说了,说实话那是真穷。而秦皇岛和唐山,如果和全国进行对比的话,也就是三四线城市的水平。但是,你要知道的是,秦皇岛和唐山可是省内大市。
另外,河北省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方面,河北省的发展也是没有发展起来,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近8000万人口的河北省仅有河北工业大学一所,而且还是在天津。
对沧州市的未来规划,你有什么建议
现在沧州的城市建设很滞后,道路少,车流量大,交通秩序较乱,停车位少,严重制约着沧州市的发展,影响市民的幸福度!
所以,我建议可以采取一下措施:
1,加大城市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拉大城市骨架,大力建设城市内环高架快速路并伸展到外四环。
2,在市区繁华地区大量建设立体停车库,缓解停车难。
3,优化城市规划,防止重复建设,反复施工,节省投资。
4,尽快实现青沧一体化,青县、沧县和黄骅撤县设区,建设各区快速路,打开沧州发展空间,合理优化城市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