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旅游成瘾”这个现象
旅游成瘾?也许吧,我更认为旅游是种病,没办法,不能放弃治疗,隔段时间不治,会病情加重,一旦如此,会吃什么都不香,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
一、病根
染上这种毛病,就我而言,主要是当年读书的时候没选对地方,去哪里不好,非要去西安。西安周边玩的地方太多了,对于没什么经济条件的学生而言,一辆自行车就足够了,渴了一瓶矿泉水,饿了一碗臊子面……
于是,几乎每个周末,三五好友,约好就走,定个大方向,走哪算哪。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上了瘾,染上旅游这种病。
时间的推移,瘾越来越大,就仿佛烟民,一天抽半包发展到一天一包,暑假期间,几个同学相约要穿越秦岭,后来虽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行,但已经在骨子里埋下病根。
二、治疗
毕业虽说让当年一帮志同道合的病友,各奔东西,但踏入社会才发现,走到哪里,都有病友群,于是,又开始了对旅游这种病,长期的坚持不懈地治疗。
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快节奏,挤压了旅游的空间,但就跟所有上瘾的东西一样,时间越长,犯瘾的几率越大,犯瘾的症状,后遗症也越来越难以克服,难以忍受。无奈,只能想方设法,挤时间,找机会,去旅游,过过瘾治治病。
三、和谐相处
随着不断地发瘾,生病,不断地克服,治疗……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旅游成瘾并不可怕,当你无法克服它,那就不要跟它作对,没有好结果,只有学会和谐共处,才能相安无事。
于是,旅游慢慢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慢慢成了你空闲时,让生活更加丰富的一种方式,也渐渐成了你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因此,奉劝一句,旅游这东西,千万别入坑,一旦上瘾,难以根治,从此,再不能放弃治疗。
我的旅游成瘾是祖传的,因为我爸就是这种人。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旅游是在1977年左右,我爸特别去幼儿园接我,帮我请几天假,就带我坐火车,从韶关市出发广州。这次出行我一直有印象,住在招待所中,去流花湖公园里的一个亭子吃午饭,看见有工作人员撑住小艇打捞湖面的死鱼。我爸和那人聊起天,他就让我们上了船,带着我们湖上玩,接着捞鱼。这事在2010年后,有次聊天讲起,70岁的老爸笑了,讲他没印象啊,我真的记得小时候的事?
当时在韶关时,我的同学朋友,他们父母工作一年存的钱,一般会给家里添置的大家具、黑白电视、收音机、自行车等。我家则不同,每年存下的钱,会在暑假时全家出游,带着三岁的妹妹,她不仅不用买火车票、还因为她我们可以从火车站的母婴候车室中候车,优先进站。所以从小学开始,我每年暑假出游,从北京、杭州、桂林、西安、、、、走了全国各地。因为钱不够,每年都只能去一个地方,坐的是最便宜的火车,住的一般是学校开的招待所,比较便宜,但当时的社会很安全。每次的出行都是我爸自己做的旅行计划,每到一地,他会找个当地人一起抽烟、聊天,慢慢打听,特别住招待所时,会和工作人员聊天,听对方建议。
1987年后,韶关桂头军用机场开通了民航,直升机,从韶关飞到广州市的。我爸带上我奶奶坐了几次。没带我和妹妹,同我们讲,以后我们可以自己挣钱去坐,机会很多,但奶奶老了,不一定有机会等到以后。
工作后自己挣钱了,我和妹妹就开始自己和朋友出行,父母也参加老年团,自己活动。
2015年,有次全家出行,订了喜来登酒店,父母非常开心,带上三个外孙女,觉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齐齐整整,一起旅行。这次出行,近70的老爸一直不停地讲,酒店好,玩得开心,连合照都要我们立即打印出来,让他放在房间。
从那次开始,每年我们都会尽量安排一、二次全家的旅游,就算是短途也好,但尽量住的、吃的、都安排好的,让老人高兴。
什么叫旅游成瘾?在我的朋友圈内有很多都很喜欢去旅游。我8兄妹里面,3弟和第4的妹妹他们都很喜欢去旅游!每年自驾出游超过8个月,从2月至5月到处看花,梅花、桃花、菊花、兰花、杜娟花和牡丹花都是他们的至爱!6月到8月他们去海边玩海水,吃海鲜。9月至10他们自驾去新彊及内蒙看胡杨和红叶……。我8兄妹里面我跟他们两个是最蠢的,不懂抽烟,不懂打牌,更不懂赌钱,我们都去过澳门,去过马来西亚的云顶和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有时我们也进赌场,只看别人赌钱,但从不参与。如果说他们旅游成瘾,他们肯定不承认,他们说只是喜欢旅游而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