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是如何改变贵州的
常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实(贵州)黔道更难,难在走不出重重大山。贵州是全国唯一平原的省份,“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如果没有交通的改变,贵州的贫穷落后不可想象。贵州地处内陆省份,不沿海不沿边,铁路是通向外界的便捷通道,为此贵州奋斗一个多世纪,如今贵州的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598公里,其中高铁已通车1262公里,贵州铁路网密度接近230公里/万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处于最高水平,贵州即将在2021年率先在西部实现市市通高铁(或快铁)的省份,目前只有黔西南州兴义市没有高铁(在建),"黔道难“成为历史,贵州的铁路四通八达、通江达海与全国同步一起奔小康。
纵观贵州的铁路发展历程,贵州修建铁路实属不易,面对喀斯特地貌的地形,修建铁路的难度不可想象,修路不是架桥就是凿隧道,其修建成本之昂贵,修建难度之大。清末(1898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境内铁路里程仅有160公里,直到1959年贵州真正意义上第一条铁路(黔桂铁路)开通,标志着贵州打通南下出海陆路通道,贵州人、贵州货从此走出了大山,外地人、外地货也走进了贵州。
上世纪60年代一一70年代,贵州加快了铁路建设的步伐,相继开通了川黔、贵昆、湘黔铁路,与黔桂铁形成“十”字铁路骨架网,到1978年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1366公里,贵州已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贵阳得到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起步。1982至1991年贵昆、湘黔、川黔等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列车运行快速提高了2倍。此后的贵州正值西部大开发和中国高铁的崛起,2008年10月全长857公里的贵广(贵州一一广州)高铁开工,2010年9月长昆高铁(贵州段)开工,2013年3月渝黔(重庆一一贵阳)高铁开工,2013年9月成贵(成都一一贵阳)高铁开工,随着2014年贵广高铁的开通贵州已进入高铁时代,如今贵州已成为西部高铁最快最多的省份,这对贵州加快了发展的步伐,“贵州梦"与“中国梦"不再遥远。
在很久以前的云贵高原,我甚至还曾经听到过“火车没有汽车快”的这种说法,也是,说得确切一点,改变贵州的其实不是铁路,而是高铁。在高铁时代来临之前,贵州也不是没有铁路,但是铁路的速度毕竟有限,而且毕竟贵州那么多大山和峡谷,路网也不像现在的高铁线路这样密集,那时候坐火车,一个是时间耗费比较久,另一个是铁路火车站能够到的地方其实真不算多,哪像现在贵州“县县通高速”这么方便,未来还可能市市通高铁。
△2019年,贵州福泉至广西北海港线路成功开通
贵州作为西南腹地,既不沿边,也不沿海,但是却占据着大西南的腹地枢纽,包括四川成都、云南昆明、重庆和西藏这些地方最近的出海通道,也就是经过贵州进入广西、广东沿海,所以高铁时代,列车的速度提升上来,贵州特别是省会贵阳作为交通枢纽的地理区位就被释放了出来,原先的贵州经济,也被高铁的网络逐渐激活,迸发出了比较旺盛的增长力,最近这些年,增速名列全国前列,高铁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是很显然的。
△西部陆海新通道
而且,最近的一条消息,西部的陆海新通道的总体规划,也是要过境贵州的,不管是贵阳至南宁铁路,还是叙永至毕节等线路,都是和贵州密切相关的,从成都、重庆到达海南、广西等出海口,不管是物流还是人流,都是非常大的体量,因为西南的腹地纵深还是有的,而贵州就刚好处在沿线的一个枢纽,算是最便捷的必经之途,甚至之前有听说过,有人把贵州贵阳称为“西南小郑州”的说法,可想而知,未来贵州的交通潜力有多巨大。
△贵阳高铁北站
高铁给贵州带来的,不仅是交通方面的便利,更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旅游行业,带火了贵州全域的旅游景点,现在从省会贵阳高铁北站,坐高铁到省内各大著名旅游景点,几乎都是在2小时以内就能覆盖全省了,比如从贵阳到千户苗寨所在的凯里附近,仅需30分钟到达;从贵阳到黔南的荔波,未来贵南高铁一旦通车,也就是几十分钟的事;还有到西北边上的毕节百里杜鹃、慕俄格古城这些景区,都要不了1个小时。
省外的联系就更多了,现在贵阳到昆明,坐高铁只需要2个小时左右;贵阳到广州也是4个小时左右;未来贵阳到重庆,可能会缩短到1个小时;等到成贵高铁通车,哪怕是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成都,到贵阳也就是两三个小时,所以,现在的贵州和贵阳,早就今时不同往昔,看这些年各大一线房开、大数据、旅游行业的产业巨头,都开始瞄准贵州布局,就可以看出来端倪,高铁确实是把整个贵州都激活了。
贵州修了很多铁路,但是布局不合理,所以题目应该改成铁路是如何改变贵阳的,打开地图贵州省铁路建设成放射状。各市州互不通必须绕道贵阳。比如遵义至铜仁直线距离只有二百多公里,现在要绕贵阳,凯里,玉屏至铜仁,四百多公里了。而且黔北,黔东北近二十个县市寸铁不生。要说改变我们遵义市六十年代建了川黔线,大批三线工厂落户遵义。改变了遵义。现在建的渝黔快铁,从地理上看,就是提升川黔线。近六十年遵义市,七百多万人口,在也没有新建一公里铁路(新线路)。
这个问题讨论得特别多。
有一篇文章—贵州省原省长林树森讲述从“被抛弃”到成为“高铁大枢纽”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看了贵广高铁建设历程,深受感动。
感谢林树森省长,长远的眼光把贵州带向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6年至2010年,正好是我在贵州大学上学的四年,也是林树森省长贵州任职的几年。贵广高铁的开通,贵州高速的建设,大数据的起步到成为贵阳品牌,贵阳市的扩容,都见证了贵州的发展。
贵州东北部铁路是一片空白,渝湘高铁当初应该由重庆东站经贵州东北部去接怀化,这样对重庆米字型高铁网才能形成,由于重庆不顾全大局,拐弯抹角去照顾黔江,造成黔东北一带铁路一片空白,黔东北人口密度是黔东南的两倍,却没有一寸铁路,现在只能希望泸州至遵义高铁往东延伸,至湄潭,凤冈,思南,江口,铜仁接怀化,应该叫成怀高铁,这条铁路对四川南部,贵州东北部非常重要,四川去往东部沿海地区不再绕经贵阳。
贵阳有四环吗?四环辐射地区有哪些
啊~四环,只比六环少二环,人口竟缺了个北上广。
贵阳要建一条210公里的四环,听到吓了我一大跳,北京六环才180公里,贵阳四环却超六环(北京)30公里,难不成贵阳主城区人口规划像北京一样要超2000万。牛!!!
可我还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就事实说话呗。于是翻阅了2013年“国务院关于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的文件,明确要求贵阳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2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中“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严禁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要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按照周长转换成面积进行换算,贵阳四环210公里的周长面积至少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根据国土部对土地人口比例原则,预计要达到北京、上海那样的2000万以上的人口规模。以2020年320万为基础人口增长率3%高速人口增长模式,达到四环人口目标至少要60-80年。贵阳规划高瞻远瞩,直接瞄准二个一百年终极目标勇往直前。
四环,只比六环少二环,人口竟缺了个北上广。总有一天,修七环,南宁昆明成渝全八环。
其实,城市道路、城市交通、城市地铁、城市景观等市级规划基本上主动权在市级政府手里,发改立项审批那也是过过场;城际轨道、省级道路、跨市规划等那是省府审批统筹规划;而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等是国家规划,须有国家发改委及铁道部、民航总局、交通部等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进行立项审批;目前很多PPP项目需要财政支付的还需财政部门同意,并进行物有所值报告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报告后通过。
贵阳的四环,与其说四环还不如说“贵阳旅游公路环线”。是以生态农业产业观光走廊、脱贫攻坚的富美乡村示范带为主线的环贵阳旅游公路环线。归于城市道路规划范畴,只要执政者有远见、有胆气、有财力,中国任何一个市级政府都可以实现200公里的环绕城观光旅游线路,着实不用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