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具体指哪些项目
兄好,感谢您的再次邀请~下面我来简单回答下您的问题
新基建的由来
所谓新基建,其实就是对比传统基建而来的。我们国家曾经在2008年和2012年两次经济下滑中都大力发展过基建产业, 只不过那时的基建主要是房地产产业链,但随着大水漫灌,使得房价高涨,影响了国民幸福感,所以后来国家开始实行去杠杆,并坚决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
长期的调控,确实有效抑制了房价的上涨,但发现缺少了房地产的支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为了稳增长,只能继续搞基建。但房地产只是基建的一部分,搞基建不等于搞房地产,尤其是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政策来看,再搞房地产拉经济的模式行不通,也走不远,所以本次基建产业将发生质变。
12月的中央经济会议定调:基建的重心不再是房地产,而是“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以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是什么?
鉴于经济会议的定调,所以这一轮的基建定义为“新基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5G基站建设;
2.特高压;
3.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4.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5.大数据中心;
6.人工智能;
7.工业互联网。
以上者几个点,相信将是未来一年甚至是几点的发展重点,如果您关注股市,可以发现,5G+特高压最近已经连续高潮,今天轨道交通也全面发力。您可以重点留意下,相信这是未来一段时间不断被炒作的主题~
以上就是对您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众所周知,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在毛衣战常态化的今天,出口势必受到一些制约;而在经济下行的当下,大众的消费力也难以快速提升;唯一可以发力的方向就是投资。
那么,传统投资又分为基建、制造业、房地产三部分;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三部分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也出现一些疲态。
不过,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全面进化,以及其他综合因素,再次通过传统“大兴土木”的方式拉动经济,在投资边际效应考量上,已经不再具备早年间的经济性与有效性。
而在2018年末的经济工作会议中已非常明确的指出:基建的重心不再是房地产,而是“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以及5G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这一轮的基建统称为“新基建”,它将是未来股市投资的重要方向。2019年的核心主题。
喜欢吗?记得关注点赞,留下脚印,常聊!
感谢邀请,2016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实现“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新兴产业将是未来经济的决胜点。
自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明确了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后,“新基建”被市场熟知。新基建的重心不再是房地产,而是“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以及5G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代表产业未来转型升级方向的基础设施领域,我们可以将这次新基建看作为宽泛定义下的信息基建,包括新一轮的网络建设。
年初以来新基建主题表现
1、5G的产业链条非常之广,大致包括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小基站、光纤光缆、PCB、主设备、光模块。
5G将为全球年均创造万亿产出,预期2019-2020年基础研发与5G基站建设将主导5G投入,重点将是5G基站建设,随后将转向利用5G独特功能的应用与服务开发;根据IHS Markit统计,美国和中国将在未来的16年间投入8.3万亿人民币和7.6万亿人民币,占全球的28%和24%。
2、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密集获批,项目投资额近万亿,2018年12月以来发改委密集批复九个城市及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项目建设,批复基建项目总投资额高达9457.62亿元;
3、新能源充电桩行业困境逐渐消失,充电桩缺口巨大,按“一车一桩”的需求,目前我国充电桩缺口预计高达200万个;2017年底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显示,2020年全国建成超1.2万座充换电站,超过500万个交直流充电桩;2025年建成超过3.6万座充换电站,超过2000万个交直流充电桩。充电桩设备在2020年市场空间为1165亿元,2025年充电桩设备市场空间为2378亿元。
4、特高压建设新周期开启,未来将存在较大用电缺口,预计到2020年全国用电量将达到7.76万亿千瓦时,超出十三五规划上限5,600亿千瓦时,本轮“5+7”线路规划意味着新一轮特高压建设周期开启。特高压项目建设期平均在2-3 年左右,2019-2021年设备厂商将获得大幅业绩改善。
5、大数据中心:目前大数据的应用非常广泛,从资讯分发到视频娱乐,大数据无处不在。目前大数据已经成为了热门投资方向之一,在资本的大力支持下,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或超过万亿。
从历史数据看,年初核心的主线,会引领相关行业集体躁动,由于板块个股众多,这里不做一一陈述,从板块中可以逐一选取备好功课,基本面有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同时服从技术走势的标的。
我是跑赢大盘的王者,欢迎大家热评,如果对您的交易有帮助,认可我的回答,点赞并关注是最大的支持!
谢邀,笔者是一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对于你提到的“新基建”,我认为这个名次和“少年底”、“杠杆牛”等名词一样,其实是市场的一种形象化的类比。
首先,我们都知道,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而在不同的时期,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侧重点不同,比如在上个世纪90年底、2008年金融危机、2012的经济二次探底,我们分别启动了高速公路基建、水利港口工程、高铁等大工程提振投资,而在今年,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家第一时间启动了基建为代表的投资!
其次,对于大家热衷的新基建,目前查阅所有的官方,我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表述,而从几次重要经济会议看,稳杠杆侧重在新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所以“新基建”只是一厢情愿;
最后,根据近期市场表现,按照市场的理解,新基建包括——特高压、高铁和城市轨道、5G基建、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行业!
总结:新基建是本轮经济探底刺激投资的统称,但官方并没有相关表述,涵盖特高压、5G、高铁、新能源等几大行业。
以上是松果的个人浅见,欢迎大家交流指正,谢谢朋友的点赞和关注!
基建狂魔叒出手,“新基建”你怎么看?
全民战疫期间,大家在做好自身疫情防疫的同时,也有了思考的时间!
看着国外疫情数字直线上涨,想必国外也快到了照着我国防疫工作抄作业的时候了,如此优秀的防疫范文在眼前,还是有些国家抄也抄不会。因为,凡事都没有那么简单,每个国家体制都有其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西方文化群体简单能够看清楚的,只能发出一声声的感叹:
啊,高铁居然能够这么快......
哇,县县通了高速路......
哈,无线网络覆盖这么广......
呀,建个医院只用了半个月......
俨然一个基建狂魔!
基建狂魔出手,“新基建”来了
殊不知,他们看到的都是表面现象。在中国,抗击疫情的硬仗还没打完,“疫”后重建的硬仗已经打响了,而“稳经济” 这场硬仗的杀手锏,就是“新基建”。
让全世界感叹的基建狂魔已经又双叒启动了新一轮的操练,并且一出手就是34万亿。
截至3月1日,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新基建”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那么,“新基建”到底是什么?
“新基建”的基本概念
2018年12月19日到21日,对于“新基建”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党中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即“新基建”,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早在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便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
从五大战略新兴产业2020年目标任务中提炼了“新基建”涉及的七个领域,分别是(1)5G基站建设;(2)特高压;(3)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4)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大数据中心;(6)人工智能;(7)工业互联网。
“新基建”七个领域涵盖了多个产业链,如,信息化基建——5G体系,人工智能——AI芯片,物联网——芯片与通信网络,航空产业,轨道交通,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一批能够实现巨大产值和提供高收入岗位的战略新兴产业群。
敲一下黑板,“新基建”(全称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新基建”涉及的领域主要分为三个维度:数字新基建、交通新基建和能源新基建。
从铁公基看看“新基建”和“旧基建”的关系
“新基建“当然是要对照“旧基建”来说,新和旧基建相互有渊源,但又是两个派系。先看之前很流行的一个词---铁公基,指的是铁路、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泛指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性建设。
进一步延展,旧基建是指修桥铺路盖房子,引申出来的行业包括基建工程、地产、水泥、钢铁、公路运输等。新基建就是建网铺线盖基站,引申出来的行业包括通信设备、基站设备、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工业互联网、医疗信息化平台等。
举个栗子,如果将旧基建比作人体四肢躯干的建设,那么新基建就相当于五脏六腑的建设了,前者主外形建设,后者重内在塑造。
预判“新基建”在疫情这个加速键的加持下,将进一步推动“再全球化”,基建狂魔作为“再全球化”的引领者,正引领着新兴国家开始了对全球化改革进程的推动。我国经济当下正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切换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别是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基建”带来的新动能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新基建”是巨大的增量市场,将影响多个产业的转型和数字经济生态的形成。
所谓:基建狂魔叒出手,新基建、新动能、新发展,你开建了没?
文| 一零哥
思想的边界,值得一直找寻!
商业咨询、产业互联网领域研究
自驾游会遇到哪些突发状况?如何应对
自驾游出行,我比较喜欢走国道。走国道比较自由,看到好的风景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可以随时停车,各方面都比较方便。
几年自驾游出行,遇到过几次突发状况:
一是有一次自驾游返回,走的107国道,都快到家了,天也快黑了,得开车灯才能前进的路况,在路过一个镇子时,胎压监测器突然报警,只见左后胎的胎压在快速下降,等我打右转向灯靠边停车后,左后胎都已经瘪了,轮胎被一颗筷子粗的钉子给扎了。没什么大事,换备胎呗。
所以说胎压监测还是蛮有用的,可以随时监测自己的胎压,避免轮胎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二是去郴州高椅岭时候被导航给导进一个山冲里去了,前面根本就没有路。重新导航也没用,导航规划非得让我往前走,没法。幸好遇到一个当地人路过,他帮我指引从另外一条乡间小路绕过去了。到了目的地才知道,其实导航也没有错,导航规划的路相当于在高椅岭的后面,只是绕远了一点点。
碰到导航规划出问题的时候,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急,可以结合导航问问当地人,尤其是当地骑摩托车的人,一般来说他们对当地的路况什么的是比较熟悉的。而我一般就当是又看了不一样的风景,其实也蛮好的。
感谢邀请,在自驾游过程中,突发状况是经常会发生的,基本上常见的情况主要有:交通事故、车辆故障、严重拥堵,当遇到这些突发状况的时候该如何应对呢?
交通事故
自驾游顾名思义,自己开车的旅游,如今车辆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多,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国道省道,车流量都非常大,交通事故也是时刻都在发生,那么在自驾游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该如何应对呢?这首先要看事故的严重程度,有没有人员伤亡,如果事故严重,有人员伤亡,必须第一时间拨打120、122报警,并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紧急抢救,如果在高速上发生事故,必须撤离到高速公路隔离带以外,在车后方150米处摆放三脚架,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如果事故不严重,只是追尾或剐蹭,则可以报保险公司,定损,走快速处理程序。在外地自驾游遇到交通事故,如果不严重只是小刮小蹭,尽量不要报警,不然处理起来很繁琐很麻烦,会耽误很多时间。要是车辆无法行驶了,则该走程序走程序,先修车吧。
车辆故障
自驾游出发前是必须要进行车辆检修的,重点就是轮胎、机油,但有时候虽然做了检修,在外出期间还是难以避免出现车辆突然发生故障的情况,那么遇到这种状况该如何应对呢?首选要看车辆能否继续行驶,现在的车基本都是电脑控制,真要是出现车子无法启动或无法行驶的情况,直接致电当地4S店,如果是高速上,直接致电高速紧急故障报警电话,尽快寻求救援;如果是能识别的故障,比如扎胎、漏油、刹车异常,则需要尽快停车,寻找修理厂或4S店进行维修。注意在高速上如果轮胎没气了,一定不要在应急车道随便停车换胎,可以报警寻求拖车,虽然产生一部分费用,但要是在应急车道换胎,很有可能会被扣分罚款,具体情况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尺度,运气占很大一部分。
严重拥堵
自驾游时堵车是家常便饭,本人曾在山东进河北的海兴那里堵过10个小时不动,遇到严重拥堵时,很有可能会耽误后面的行程安排,主要是堵车会影响到心情,特别是急性子的朋友,所以在遇到严重拥堵的时候,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要着急上火,更不要去随便进入应急车道往前加塞,既来之则安之,心态平和慢慢等待。可以提前在车里备上一些吃的喝的,在长途自驾游期间,不要跑到油灯亮起再加油,起码保证油箱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油量,不然夏天堵车会难过,开空调怕油不够,不开空调那就是蒸桑拿了。再就是当堵车结束开始通行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往前赶,特别是堵了很久以后,驾驶员都心急火燎,或者有急事要赶着处理的,一下子都会加大油门飞快行驶,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快,不然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