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普吉岛沉船事故遇难人数上升至40人,出海有哪些注意事项?突遇翻船事故该如何自救
这个太恐怖了,希望活下来的人越来越多。从普吉岛的查龙码头到皇帝岛,只有几十分钟,今年三月我和家人才去过。 从普吉岛出海去皇帝岛,大多数散客都会报名当地的一日游。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自中国的散客,会在一些知名的中文网站订购;而欧美和其他国家的散客,会在外文网站和当地门店订购。同样的行程,中文网站的价格要比外文和门店低很多,通常在5-7折左右。 当时我发现,这两种渠道尽管行程类似,但服务是很不同的。比如,中文网站订的,60多名乘客进入一艘双层大船,只配一名导游和一名司机,这种船又窄又高,有点像货船,大家挤在船舱里,窗户和门都很小,闷罐子一样,遇到风浪很不舒服。比较贵的行程,用的是专业快艇,设施看起来很先进,在海上行驶很灵活,能及时躲避风浪,里面座位很宽敞,只有十几名乘客,配一名司机、一名导游,还有两名专职的救生员。 这次报道翻了两艘船,居然有130多名乘客,我估计就是那种中文网上便宜行程的船。在当天,同一条线路上,应该也有不少快艇在运营,却没有听说出事,可能是看到风浪,及时避开了。现在许多知名的中文网站做旅游产品,压低价格竞争,是有很大隐患的。
此次事件,是两艘观光船,共同倾覆,一艘39人,大多数欧洲游客,全部获救;一艘97人,大多数为中国游客,52人失踪。
数据的对比,让我产生下面几点疑惑:
为何欧洲游游客生存下来的多,中国游客失踪如此多?
如果无法预测灾难,我们该如何避免?
在突发海上灾难时,又应如何自救?
灾难面前人人平等,别说什么救外国人,不救中国人,茫茫大海上,营救活动,还分国界么?哪有时间,挑挑拣拣。去营救了,但遇难人,没有撑到营救者来怎么办?
欧美人还是儿童的时候,家长就让他们学习游泳,花大量的时间叫他们自由泳。这种泳姿不仅适合小孩子,更因为学习时间周期长,能够扎实的掌握拥有技能。在突然面临海上灾难的时候,能够自救。
国人大多数都是旱鸭子,对于游泳的要求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有意识的学习,在60年代70年代的人,年轻时往往是没有条件学习的,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就抹不开面子去学,觉得没有关系,岂不知这是将生命交给旁人。没有保命的技能,如何撑到救援人到来?
那么如果无法预测灾难,我们该如何避免?
此次事件,据生还者讲述:“天气变得乌云密布,大浪来袭,在此之前是没有预兆的”,毕竟大海上不比陆地,天气变化迅猛,前一刻风和日丽,有一秒可能就雷雨交加。
无法预测之时,在海上我们就应该船上救生衣,有不少国人,忽视这点,刚开始穿后,嫌它难看、闷热又脱了,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起码套在手腕上,或者放在自己肉眼看得见的地方。救生衣不离身,是在海上起码的要做到的事。
PS:如果看到阴云密布,不利出海,要果断拒绝,没必要为了迎合别人,把自己的生命放置在危险的地方。
在突发海上灾难时,又应如何自救?
上船时,就要关注留意救生衣、救生艇、救生圈的摆放位置,意外发生时,不要慌乱,听从工作人员指示。如果船侧翻或有沉没危险,提前弃船,远离船只,因为船下沉时,会形成漩涡,带走附近的落水人员。
在水中,一是找漂浮物,二是采取蜷缩姿势,保持体力,尽量少说话,减少热能的损耗和水份的流失。
另,希望能早日找到失踪人员,保佑同胞们,能够平安无事。
全球旅行干货,懒人出行秘籍,海量贴心分享,这里是为你解忧:沐橙籽!
作为一名海上工作者,对此事件深表关切,对遇难者同胞感到无比悲痛。关于海上逃生问题需要大家都要引起重视,我们刚刚完成海上逃生救生的5年一考试,有必要对一些基本逃生知识说一下。
海上逃生在热带地区比起寒带地区机会是大很多的,首先不必担心海水的温度。在游船上(内河)每位乘客都有一个救生衣,上船时一定要穿在身上,船舷上都有救生圈和气胀式救生筏。在发生危险的一刹那一定要先把救生衣抓在手,即使你不会穿只要拿在手上也能借助其浮力飘在水面上。
落水后不要慌张,要保存体力,成功浮在水面不动就是获救的最佳方案。任何海上交通工具在沉没后都会有自动求救信号发出的,所以你保持镇定浮在水面,鲜红的救生衣都会给搜救组织提供坐标。
再强调一下,必须在第一时间抓一个救生衣在手,若没抓到救生衣,在落水的一刹那要屏住呼吸,迅速浮出水面,向一切海上漂浮物靠近,在这时海上绝对会有救生筏和救生衣浮在水面的。
在上游艇时要先观察逃生口默默记在心里,游艇窗口在夏季一般都是打开的,游艇倾覆时不是很迅速,最起码要有2至3分钟的过程,这是你最佳逃生时间,抓起救生衣毫不犹豫跳入海中,不要被反扣在船体内。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5修改通报)》第8篇4.2.2规定:“游览船和旅游船至少按乘客人数的100%配备乘客用救生衣。部分航段会增加儿童专用救生设备。
这次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是遇上特大暴风雨,这种极端天气在东南亚地区时有发生,尤其在现在的台风季节会频繁发生,本人是最不赞成这个季节在东南亚地区进行海岛旅游的。大风、暴雨、雷电在这些地方频率很大。
这些特殊天气是有预兆的,暴风雨来临之前,船长及船员的思想麻痹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若在这种天气下遇到海难,救生衣或救生圈在手的话逃生几率也是有的,因为游船的航线距离陆地不是很远,再加上泰国海域以及普吉岛周围有很多小海岛,向这些地方靠近还是比较合理的,当然,这些需要你有娴熟的逃生技巧和运气,本人不建议做这些耗体力的逃生方式。
还是那句话,保持浮在水面,涌浪来时屏住呼吸闭上嘴巴,退时迅速呼吸,保持节奏感,想想亲人和朋友,增加求生欲望,东南亚国家近海搜救还是很到位的,一般在一小时内就会有直升机赶到现场,所以保持镇定最关键。
再一次对遇难同胞表示同情,对失踪者祈福!!同时,建议这个季节不要去海岛旅游,印尼、菲律宾最好别去,时刻保持对危险的警惕,生命脆弱,经不起折腾,旅游的风险真的很大。尤其一些东南亚低价游质量不高,莫贪便宜。
说句难听的话,东南亚地区的旅游倒贴钱我也不会去,没任何特色,国内的旅游景点比这些地区强之百倍(游客素质除外)
唉!这个沉船事故一下子抹掉了我对泰国布吉岛的美好印象!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那里长年大多是风平浪静,十年前我因为朋友的儿子在那开旅馆,旅馆曾被登上世界著名旅游杂志。为此,和朋友在那呆了十天。在海里潜水,飙快艇,出海钓鱼,乘游轮,岛上的摩托车租一天才五美元,美味海鲜。多好玩呀!现在游轮沉船,还有几十个同胞失踪,一下子心情跌倒谷底,难受!
谈到安全,要说乘坐大游轮,最好都穿上救生衣,在甲板上最安全,同时要了解船舱的逃生出口,要了解各个方位的救生艇悬挂的位置。哪怕知道所有安全守则,在夜间睡觉时是防不胜防的时刻!一旦沉船,大量海水涌入,水的冲力大,是很难逆水从船舱的窗口或通道逃生的!对于会游水和潜水的人,只有水瞬间充满了船舱,水流平静后,在有足够的时间闭气,才有机会从窗口和走道出口潜逃出来。否则,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水流冲击力太大,不能长久(超过一分钟)闭气。同时要听从游轮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争先恐后,相互阻挡,践踏。这样只会减慢逃生速度。当然,事先了解游轮的安全性,当地的气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一味的贪便宜,乘坐简陋,不按期维修的游轮。
总而言之,对游轮安全守则,游轮质量,游轮上的救护设施了解的越周全,就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