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子还限购吗
目前深圳市政府已经取消了新建商品住房限购政策,同时放宽了二手房限购政策,不再限制深圳户籍居民购买市区新建普通商品房和二手房的数量和面积。但是对于非深圳户籍居民购买该城市的住房,仍需符合相关限购政策。具体的政策可以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官方网站的发布来关注。
深圳买房限购政策
深圳的目前买房限购的政策应该是,有深户的,夫妻双方只能有一套住房。假如人均面积在10∽15平方米以下,可以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交社保的票据,等申请第二套住房。
深圳放开限购吗
放开限购了。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表示,放开限购对于市场肯定是一个利好,是政府对于调控政策的尝试性调整,也是政府愿意适度放开政策的信号,对市场信心有一定的提升。
一方面,目前这类产品在深圳存量市场体量不小,占据了名额,放开后相当于释放了不小的购房名额,对于市场来说是一定利好。而且很多存量单身公寓、宿舍难卖,业主换房艰难,放开后可能加速这类人群的换房需求;
另一方面,作为不占名额的住宅产品,是部分没有名额的人群的优先选择,相对来说会加速产品销售。
绝对不会,深圳为什么会限购,就是因为深圳地少人多,房产升值太快,很多人投机炒作,才做出限购限制,以发挥住房不吵的目的,太高的房价影响人才引进,不利于深圳的高科技发展,所以限制购房套数,让刚需市民居者有其家,所以想放开限购绝对不可能。
深圳购房限购政策
深圳楼市限购政策深户家庭购房非深户购房(需5年连续社保或纳税)
一.深圳楼市限购政策
1.深圳市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部分家庭成员为本市户籍居民的家庭)继续执行限购2套住房的政策;
2.本市户籍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
3.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计算的前5年及以上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
4.对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执行。购房时间的认定,以在本市房地产主管部门信息系统网签购房合同的时间为准。
二.深户家庭购房
1、深户家庭无房,无房贷记录,首付3成,利率9折;
2、深户家庭无房,有房贷记录(包含异地,贷款已结清),首付5成,利率9折;
3、深户家庭无房,有房贷记录(包含异地,1笔贷款未结清),首付5成,利率1.1倍;
4、深户家庭无房,有2笔或以上异地房贷记录未结清,禁贷;
5、深户家庭已有1套深圳房产,有房贷记录(包含异地,贷款已结清),首付7成,利率9折;
6、深户家庭已有1套深圳房产,有房贷记录(包含异地,1笔贷款未结清),首付7成,利率1.1倍;
三.非深户(需5年连续社保或纳税)
1、非深户家庭/个人无房,无房贷记录,首付3成,利率9折;
2、非深户家庭/个人无房,有房贷记录(包含异地,贷款已结清),首付5成,利率9折;
3、非深户家庭/个人无房,有房贷记录(包含异地,1笔贷款未结清),首付5成,利率1.1倍;
4、非深户家庭/个人无房,有2笔或以上异地房贷记录未结清,禁贷;
深圳房子限购,还差三年才够购房资格,是等三年再购买,还是现在临深城市买
深圳房子限购,需要五年社保,题主还差三年才有购房资格,如果首付足够,可以问问专业人士或者开发商,看是否有其他解决办法,不过三年变数太多,不稳妥
东莞这边一手房也限购,但是可以跟开发商先签合同,等社保时间齐了以后,再按揭办手续网签备案,
如果决心留在深圳,建议不要浪费贷款名额,否则有了贷款记录再买就是五成首付,贷款利率也要上浮,
临深的城市比如惠州,买了难脱手,当地政府对二手房贷款很严格,基本贷款周期能拉长到半年以上。不过买来住或者养老不错,环境比东莞好多了。
东莞的几个临深地区,比如塘厦,大岭山,清溪均价两万多,凤岗 松山湖均价三万多了,一手房限购,需要社保一年,二手房不限购。不过一旦有了贷款记录,深圳五成首付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综合多种因素考虑,个人建议等待三年再购买。
根据题主问题中的信息,如果在临深城市购房用来居住,首先要考虑是否每天往返两城,倘若在深工作,在临市购房居住,最直接面对的就是交通问题,周围有很多深圳的朋友在惠州、东莞等临深城市购房,每天来深工作交通压力大,长期下来苦不堪言,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购房买的是安居,安居乐业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但现实生活与工作分开两城是异地购房者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不能安心在所在城市居住何谈乐业。
其次,异地购房方便出行绝大多数人需要购车,深圳车牌指标资源有限,不管摇号竞价都需要车主付出相应的精力和资源。如异地上车牌,工作日来深还要考虑限行时段,由此看来,交通出行带来的不便当下随着城市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并无缓解。
再者,如果考虑未来主要在深圳发展和生活,也不建议在临深城市购房,生活中的很多元素是与工作所在地、居住所在地绑定的,拿社保来看,如办理入户、入学、就医等环节,就与以上二者相关,从生活便利程度上看,依然倾向在深购房。
政策层面上,国家宏观政策上今后依然会调控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的发展,打击炒房行为依然会加大力度,地方配套政策建议及时关注,提前在题主认为合适的区域进行调研和考察,不管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可以事先做充分的了解,综合信息比对及选择最佳时点购房相信三年以后再购买住房是权衡当下情况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