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棺材不做成长方体而要做成前后大小不同、高低不同的形状
是用头顶别人以撒泼的方式取得胜利,然后让别人怕TA,不敢惹TA,然后好独霸一方。撑几时算几时。这样的人就想用这种方式来获得服从和超出常人的东西,更是宣布不可一世的特权。所以这种人越向前走别人给TA的路越窄仄,就像棺材啊!
请教,棺材有几种样式,尺寸方面有什么讲究,制作上有什么禁忌
棺材,亦称寿馆,老房,寿方。
中国木制棺材主要有两种样式,即翅头型和平直型。两者区别前者给人有威仪感,后者只是节省一些材质。
棺材在古时还是有颜色区分。
红色:正常寿终正寝的老人使用,无病无灾当作喜事。
黄色:贫穷人使用,不作任何装饰。
白色:未婚人使用。
黑色:常用型,有肃穆沉重的感觉。
金色:帝王专用。
棺材制作俗称“十页瓦”或“十大块”:即顶盖为三页,底板为三页,两边邦各为二页,前档为单数5一11块贵重木材。
棺材通用尺寸为七尺三,厚度为五七或四六,即五寸厚上盖翅七寸或两侧四寸厚上盖翅六寸。
当然还有特殊尺寸,例如三峡兵书宝剑峡考古发现战国棺材尺寸为2.49X1.99X0.49,都带有久的意思。
各地制作棺材时都懂得这些禁忌,棺木一律不使用柳木,因柳树不结籽,以防子孙绝嗣。
另外底板不用椴木和桦木,防搬运时断裂和滑脱。整体上木材不应用大疖料,是防备后人有疖和长瘤。
随着时代的变革,现在已实行火葬了,就没有了棺材的那些讲究。
死亡代表着生命的结束,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事情。然而,随着人类文化的介入,一个人的死亡不再是“尘归尘土归土”的自然规律,而是变得极有仪式感。作为礼仪之邦,中国自古以来对丧葬文化就十分重视,有着十分严格的流程和禁忌。棺材作为丧葬文化中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其本身的制作和使用也是十分讲究的,稍不注意就容易犯了大忌。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每个地区的丧葬文化也各不相同,关于棺材的制作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规定和禁忌。例如有的地方,红色棺材用于老人无疾而终时的喜丧,但有的地方却用来埋葬横死之人。本文无法将所有地区的习俗全部囊括,只对形成普遍共识的部分进行介绍。
棺木的种类
棺木的种类一般分为楠、桐、松、柏、椿、柳木、水泥、缸棺、喜棺、苇席等。湖南地区一般不用柳木制作棺木,因为柳树无籽,当地人认为用柳木做棺材会导致“绝嗣”。而松柏象征着长寿,汉族一般用这两种树木来制作棺材。
棺材的尺寸
棺材由底板、帮板和天板组成,在厚度上天板大于帮板大于底板。棺木的厚度比例分为“一二三”、“二三四”、“三四五”和“四五六”四种。“一二三”代表底板一寸、帮板两寸、天板三寸,后面的以此类推。
棺材的内径前底宽50到60公分,上口宽为45公分左右。后底比前底窄20公分,上口宽为30公分左右。底长一般为170公分到175公分,上口长180公分到185公分,棺高一般为60公分。无论棺木厚度是多少,其内径宽度一般都是一致的。
棺材的使用与禁忌
一、已经制作好的棺材在保存时,必须要盖上棺材盖,不可分离摆放,不然则会影响生人寿数,盼其早死。棺材在没有使用之前,如需运输搬动,棺材大头必须朝前,方可搬运,禁忌棺材小头朝前搬运。
二、骨灰盒不可放在棺材内,两者不可双套使用。棺材和骨灰盒只可选一种,不可下双葬。不然极其容易导致犯呼。夫妻过世合葬时,应尽量协调统一,或是都使用骨灰盒,或是都使用棺材,这样更方便夫妻合葬“阴婚搭桥”,后人也更可家庭和睦,子孙兴旺。
三、盖棺也是有讲究的,要用四颗铁制的寿钉,由木匠用斧头将钉子楔入。其中三根楔到底,铆入棺帮,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是三根为左二右一,如果是女性,则三根钉为右二左一。另一根寿钉成桃形,称主钉。按男左女右楔入棺盖前一侧,诸事完备,亲友玩呗再次瞻视饮泣告别之后,执事的人就可以行盖棺之举。
结语
丧葬文化,充分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对祖先的崇拜,是祈求祖先庇佑福荫子孙后代的重要仪式,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