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古诗吗
1、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出自南宋·陆游《春日》
2、最是芦洲东北望,人家残照隔烟汀。——出自唐·王周《湖口县》
3、溪影沉沙树影清,人家皆踏五音行。——出自唐·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4、老子纶巾棋别墅,人家鼾睡柝秋城。——出自宋·刘辰翁《最高楼》
5、渔艇往来春浪碧,人家高下夕阳红。——出自南宋·陆游《近村》
6、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出自唐·王建《田家行》
7、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出自唐·王建《荆门行》
8、得雨疏梅肥欲展,人家次第有芳菲。——出自宋·李弥逊《浣溪沙》
9、道上正无尘,人家有花卉。——出自唐·卢仝《寄赠含曦上人》
10、天气乍晴花满树,人家久住燕双飞。——出自金·吴激《晚春言怀寄燕中知旧》
11、野戍桄榔发,人家翡翠过。——出自唐·皎然《送沈秀才之闽中》
12、近海川原薄,人家本自稀。——出自唐·包何《江上田家》
13、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出自唐·白居易《初到江州》
14、城叠连云壑,人家似隐居。——出自唐·许棠《陇上书事》
15、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出自元·王冕《舟中杂纪 其十》
湖口豆粑的做法
第一步:备料打浆
按照一定比例准备原料(主要是大米、面粉)、芝麻、黄豆荞麦粉等。将大米、黄豆单独用清水浸8—10小时(冬天)用石磨磨碎(现在都用机器),然后和其他原料一起混合成为豆粑浆。这里的关键是比例要合适,(譬如黄豆太多,烫豆粑的时候容易碎。)
第二步:烫豆粑
这是一道关键工序一般只有高手才能担此重任哦,因为烫的太厚不好看不容易干,烫的太薄容易破容易碎。这也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一般按照原料六七十斤计算,需要两口锅轮流不间断(也不能间断)地烫7-8小时才能够完成。
看看阿姨这身手,一看就知道是老师傅啊!速度快,质量好,烫的饼不薄不厚的。看着热气腾腾刚出锅的饼,再卷点老干妈,有没有流口水啊!
第三步:凉豆粑
豆粑烫好后,要放在竹蔑锵里凉透,再卷起来给负责切豆粑的人。没有凉透的话,卷的时候会粘在一起。切的时候容易粘。
第四步:切豆粑
这是姑娘们尤其是新媳妇们展示自己刀功的好机会。一般来讲,要求切的粗细均匀,不连刀,就基本达到要求。否则,主人家会委婉地说“你累了,去休息一会吧”。把她换下来。这人也很知趣,会借故去做其他的事。也有少数嘴不饶人的姑娘:我晓得你是嫌我切的不好,我还懒得切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旁边的人都会打圆场。
第五步:晒豆粑
技术性不强,主要是晒的时候要用筷子轻轻散开,不要蛮扯蛮拉,否则豆粑断头太多,晒干后显得碎。主人家一般要看看天气预报,选择一连有两个以上的晴天把豆粑一次性晒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