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天气行车 要注意什么
高温天气下,谨防车辆自燃,要避免车辆长时间暴晒,不要在车内放置香水、打火机等易燃物品。
1、出行前做好车辆安全检查
夏季气温高,谨防车辆自燃,要避免车辆长时间暴晒,不要在车内放置香水、打火机等易燃物品,并随车携带灭火器。注意检查轮胎磨损程度和轮胎气压,发现轮胎老化、鼓包、龟裂等应及时更换,轮胎气压不宜过高或过低,一旦发生爆胎要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缓慢减速停车,不要猛踩刹车。及时检测车辆蓄电池,避免蓄电池的电极和内部零件在高温下氧化,导致蓄电池缺电,损害发动机性能。
2、拒绝疲劳驾驶
高温天气易使人感到疲劳,驾驶员要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开习惯睡眠时间行车。若感觉困倦、状态不佳,请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切莫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此外,天气炎热还会引起心情烦躁。因此,司机朋友千万不要开赌气,应时刻保持冷静心态,遵守交通规则。
3、不宜配戴颜色太深的墨镜
高温天气行车不宜配戴颜色太深的墨镜,因为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戴墨镜的司机作出错误判断。有研究表明,颜色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紧急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
4、切忌穿拖鞋驾车
高温天气下有些女性朋友喜欢穿拖鞋,既好看,又方便凉快,有的甚至穿着拖鞋开车。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如果踩油门或刹车时拖鞋不跟脚,很有可能因此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
5、注意水温表变化
高温天气炎热,驾驶车辆行车中应随时注意水温表的变化,一般不得超过95℃,尤其是车辆载重或在山区道路行车时,更要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并及时为水箱注水。
三伏天驾驶员如何安全驾驶
三伏天安全驾驶注意事项:
1、胎压调整。夏天的环境气温高,容易引起轮胎气压升高,在长途或高速行驶后容易发生爆胎。所以到了夏天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车辆的轮胎气压,同时还可以充氮气。
2、空调使用。
3、车辆容易自燃。
4、夏天雾天天多,请提早查验雨刷器。
5、夏天到来,请立即检验车子电瓶。
6、夏天汽车易燃易爆胎,一定要注意查验刹车盘磨损的程度和轮胎气压标准。
1.保持车辆的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确保车内温度适宜,以避免过热导致驾驶员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2.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身体不适和疲劳。可以随身携带水瓶,并定时饮水。
3.避免在高温时段驾驶,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出行,以减少高温对驾驶员的影响。
4.注意防晒,戴上太阳镜、帽子等防晒用品,保护皮肤免受日晒伤害,避免分散驾驶注意力。
5.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适当休息。每隔2小时或驾驶每100公里,停车休息15-20分钟,活动筋骨,缓解疲劳。
6.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重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系统和身体的舒适度。
7.合理安排行车路线,避免在交通拥堵的地区或道路上行驶,以减少车内温度上升和不必要的疲劳。
8.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交通状况,提前规划行程,避免恶劣天气和拥堵路段,确保行驶安全。
9.注意开窗通风,保持车内空气流通,减少驾驶员疲劳和车内温度过高。
10.注意安全驾驶常规,保持车距,避免超速和疲劳驾驶等不安全行为。
01做好行车检查
①检查轮胎。夏季轮胎不宜充气过足,轮胎胎压要正常;查看轮胎纹理,轮胎花纹有一定深度,太浅容易影响驱动和制动,同时易造成爆胎;查看轮胎表面有无被钉子扎伤或有其他外伤。
②检查汽车机油、水箱、雨刷,确保机油正常,水箱充足。
③检查驾驶室内仪表盘、档位、方向、刹车等是否正常。
02 防止车辆自燃
高温天气,车辆加油不可过满。汽车油箱盖都设有通气孔,如果汽油加得比较满,行驶中的颠簸会使汽油溢出,遇上静电就会引发火灾。同时要加强电气线路的检查,以防老化起火。
03切勿疲劳驾驶
高温天气极易使人疲劳,驾驶人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出现动作迟缓、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中长途驾车应确保充分睡眠,尽量避开午后和夜间行车,日间连续驾驶不要超过4小时,夜间不超过2小时,每次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途中若感觉困倦,应尽快选择安全地带停车休息。
04车上不能放易燃易爆品
打火机、易拉罐汽水、纸张、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尽量不要放在车内被太阳直接暴晒的地方,否则在阳光的直接暴晒下,容易着火或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05保持平和心态,防情绪激动
高温下驾车,驾驶人易心情烦躁,一旦遇到外界情况刺激(如对方车辆挤压占道、夜间会车不闭远光灯),容易引起情绪激动,从而出现行为过激,如让车不让速、超车急转向等等,极易造成事故。
06千万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夏天,车内温度上升速度之快超乎常人想象。研究发现,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升至65℃,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半小时就能致命。
所以,不要轻易和孩子分离,锁车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良好习惯,看看孩子是否在车上。如果一定要将孩子留在车内,而且孩子已经懂事,一定要在车内预留通讯工具,并将自己或亲友的联系方式留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