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有多少个镇
耒阳市有19个镇、5个乡,新市镇、遥田镇、夏塘镇、南阳镇、公平圩镇、黄市镇、小水镇、哲桥镇、三都镇、永济镇、龙塘镇、大市镇、淝田镇、南京镇、仁义镇、导子镇、马水镇、东湖圩镇、大义镇19个镇,大和圩乡、坛下乡、长坪乡、太平圩乡、亮源乡5个乡
湖南耒阳市公平墟镇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湖南省耒阳市邮政编码是421800;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五岭山脉北面,东北邻安仁县,东南及南面连永兴县,西南角与桂阳县接壤,西临舂陵水与常宁市隔河相望,北界衡南县。耒阳市区现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素有“荆楚名区”、“三湘古邑”的美称。;
三国演义中,庞统在耒阳县有没有乱法度,废县事
三国演义中,庞统曾当过荆州耒阳县令,那么他到底有没有乱法度,废县事呢?这还要从赤壁大战开始讲起。
赤壁之战,无论是之前的长坂坡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还是张飞当阳桥三声怒吼呵退曹操的百万雄兵。还是孙刘两家结盟,诸葛亮到江东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如此等等,《三国演义》都是浓彩重墨,写的是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这时候,有一个重要人物,“浓妆艳抹”的闪亮登场—他就是与“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刘备帐下著名谋士,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庞统第一次登场,就直接把过江劝说周瑜投降的蒋干给迷倒了!看到劝说周瑜无望,蒋干觉得能带上大名鼎鼎的庞统去见曹操,也算大功一件。于是就连夜带上庞统,来到江北曹营。
庞统过来,曹操欣喜万分。赶紧向庞统请教如何解决北方士卒因不善水战而集体晕船的问题。庞统献连环计,说把船用铁链连在一起,船与船之间再铺上木板,这样,不仅士卒可以往来自如,即使在上面骑马驰骋也如履平地。曹操闻听大喜,赶紧照办。
所以,这才有的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曹操败北。
再后来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病故。诸葛亮过江吊孝,江边遇上庞统。写了封推荐信,让庞统去投奔刘备。
本来庞统是想投奔孙权的,没想到孙权以貌取人,且言语不合,不愿意重用庞统。庞统于是就投奔了刘备。
刘备当时占据荆州,领荆州牧。初见庞统,也是嫌弃庞统长相丑陋,碍于面子,只封了庞统一个耒阳县令。
庞统心中虽说很不情愿,也没再好意思走掉,不然那样也太丢人了。刚被孙权拒绝,如果再从刘备这里离开,以后可怎么混啊。丢不起人啊!干脆,先干干再说吧。
你想啊,自己本来胸有大志,满腹经纶的,这才当个小县令,怎么施展自己的才华?心中有怨气,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所以到了耒阳就整天喝酒,不理县务。结果被巡查的张飞逮个正着!依着张飞那暴脾气,是准备直接处罚庞统的,估计拿鞭子抽都是轻的。还好是随行的孙乾给拦住了,说问清楚再动手不迟。
没想到的事,积累了N多天的县务县事,庞统只用半天就全部解决,而且条理清晰,百姓称颂。一下子就把张飞看呆了。张飞历来对士大夫和谋士都另眼相看的,亲眼看到庞统这么有才,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赶紧把庞统带过去见刘备。
刘备其实也听诸葛亮说起过庞统,也早就耳闻庞统大名,估计让庞统到耒阳当县令,也是以考察他为主。再加上鲁肃也写信给他,说庞统可不是百里之才,而是像诸葛亮一样的雄才伟略,当个县令太屈才。
这次派张飞和孙乾去巡查,就是要看看庞统的水平到底如何。等张飞把事情经过一说,刘备赶紧召见庞统,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后,刘备觉得庞统确实有才,堪当大用。让他到耒阳当县令,确实是大材小用,委屈了庞统。随即任命庞统为治中从事,待遇和诸葛亮一般无二,后来庞统和诸葛亮又同为军师中郎将。刘备对庞统那是大为器重的。
在后来攻取益州的时候,也是庞统,通过详细分析,打消了刘备的顾虑,说服了刘备听从法正计谋,这才有的向西攻取益州,成就了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王霸之业。
可惜庞统英年早逝。不然,按照他的才华,一定会大展宏图。那么,三国历史也许会有不小的变化。
庞统有王佐之才,让其当个县令,确实屈才。所以,庞统在耒阳既没乱法度,也没有废县事,只是大才小用而已。
重读经典,我来回答。
当然,这件事情很简单,重读原文即可,废县事当然有此事,至于有没有乱法度,下面说道说道。
庞统确实乱了法度
《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这样描述:
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
虽然说,庞统被刘备派耒阳县宰这事很有看法,也是刘备以貌取人轻视与他。但就客观事实而言,依照汉律制度,不理政事,钱粮词讼,就是玩忽职守之罪。
不理政事,这个属于玩忽职守,汉简《二年律令·置吏律》:“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虽然说庞统没有所谓贪污之事,但居其位而不谋其政,肯定属于不胜任,也属违法免职的。
另外,根据《晋书·刑法志》记载,汉时《贼律》有储峙不办罪名。
这个储峙不办就是说当地主办官员不能为皇帝提供物资供应等国家事务。就书中描述,“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显然,这又犯一条罪了。
虽然说,后来张飞带领督导组来巡查,庞统用了半天时间处理掉百日的积累事务。但违法已经是既成事实,所以庞统乱法度事实成立。
庞统以一种负面作秀的方式强行拉关注,并不可取
不得不说,以《三国演义》小说而论,庞统作为一个与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天才谋士,在品格上确实还差了那么一点点。
废县事,不理政务,侧面体现出庞统太过注重声名。他采用的手段也是消极怠工甚至会给刘备的事业造成损失的方式来博取注意,这与卧龙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情怀相差太远了。
确实,庞士元功利心太强,心不宁静,导致了他的事业路上确实也走的不太远,最终亡于落凤坡。
当然在这件事上,我们也看到了庞统的智才确实非同寻常。除了处理政务的快捷,其使用两封推荐信的时机也掌握的很好。
先把超级卧底鲁肃的推荐书给张飞看,借张飞之口突出他的能力。最终见到刘备,方才用了第二封诸葛亮的荐书,进一步加强了刘备对于他的重视。这种层层推进的方式,足以显出他的高明。试想一下,如果最初直接拿出这两份推荐信给刘备,或者张飞,是远远不会达到这样戏剧化的效果,也达不到留下深刻印象的结果。
凤雏之名不虚!
总结
庞统以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是违法的方式来吸引关注,显然并不可取。但身逢乱世,非常世用非常手段,似乎也无不可……当然这都不过是一种艺术加工罢了,否则巧不巧的,拿出推荐信后,诸葛亮巡视四郡百日后也才回来了……
原创回答,欢迎评论关注交流@流光手记
曹操“百万”大军屯兵赤壁,欲取江东。庞统不忍江东百姓生灵涂炭,助孙刘联军,献连环计害曹操。曹操兵败赤壁,庞统出山,欲寻一明公辅佐,尽展胸中韬略,实现心中的政治理想。
庞统往江东欲自荐孙权,偶遇诸葛亮,诸葛亮留书一封与庞统,并嘱咐曰:“吾料孙仲谋必不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玄德。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平生之所学。”统允诺而别。
废统见孙权,孙权见其容貌古怪,语轻周喻,誓不用之。鲁肃惜其才,作荐书一封与庞统去见刘备。
刘备见庞统貌陋,心中不悦。庞统清高,见玄德,长揖不拜,也不拿鲁肃、孔明荐书呈上,只答:“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刘备只与庞统耒阳县县宰一职,让其任之。统思,玄德待我过薄,心中不平。庞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有人报知玄德,庞统将耒阳县事尽废。玄德大怒,今张飞与孙乾巡视荆南诸县,两人巡至耒阳县,耒县同僚言庞统上任以来,日夜饮酒,不理政事,张飞唤庞统来质问,为何荒废政事。庞统言,百里小县,些小公事,易决断,呼吏将百日所积公务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当场断案,庞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亳无差错,民皆拜伏。
庞统在耒阳县有乱法度,废县事。
庞统见刘备轻视他,让他上任耒阳县宰,无法展胸中才学,心中不平,终日饮酒,不理县事。
庞统为何要荒废县事?
- 刘备轻视,心中不平。水镜先生言,伏龙、风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才智谋略,天下闻名。自古名士清高,自傲。统见刘备时,长揖不拜,不呈上鲁肃与孔明的荐书,想凭自身才能,获得刘备重用,哪知刘备见其貌丑无礼,不悦,轻视他,只让他当小县宰,故而心中不平。
- 吸引刘备注意,获取展示才能机会。庞统是才智过人的谋士,为摆脱眼前的处境,他表面终日饮酒,荒废县事,实际上,为了引起刘备的注意,获取展示才能的机会。刘备听说庞统荒废县事,派张飞与孙乾巡查,当着两人面,现场办公,众人皆服,尽展才学。张飞报告刘备,庞统大才,统才呈上鲁肃与孔明荐书,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朗将。
庞统在耒阳县表面乱法度,废县事,实际上,为了表达心中不平,吸引刘备关注,获取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