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北门叫什么门
安远门。
安远门,西安城墙的正北门,位于北城墙中部偏西。其位置原为唐长安太极宫与东宫交界的宫墙中段,唐末韩建改筑新城时被隔在北城墙之外。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年至1378年),向北扩建西安府城时新建安远门,后历清代、民国,今安远门存瓮城、箭楼及二重门洞,另于城门两侧各开辟两个券洞,供车辆行人通行。
西安城墙北门即安远门,建于明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是西安的迎宾门。其城楼高大巍峨,有“古城第一门”之称。明代构筑城墙时建造的北门,位于西安城南北中轴线上,是北面城墙最具标志的城门。远在唐代时,它便是迎宾的主要大门,被称为“古城第一门”。
叫安远门,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北大街与环城北路交汇处。市民和游客可以乘坐西安地铁2号线在安远门指南下车,也可以乘坐西安地铁1号线,在北大街站下车。
西安城墙北门又叫安远门,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北大街与环城北路交汇处。
西安城墙附近还有啥景点
西安城墙附近景点有:
碑林博物馆。陕西最早博物馆,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本馆。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
顺城巷。长安城被古老的城墙围城了四方形状,顺城巷位于城墙之下,不仅环境清幽静谧,集中了风格迥异的青旅、食店、酒吧、咖啡屋,更有一些秦腔或相声曲艺社,成为文化特色休闲娱乐产业带。
书院门步行街。书院门的名称来源于街内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这里有各式牌匾楹联,书画墨迹,文房四宝及品种繁多的民间工艺。
钟楼。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位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西安钟楼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鼓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位于钟楼西北方约200米,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西安鼓楼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登临鼓楼,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
回民街。西安回民街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西安回民街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院门、北广济街、西羊市、大皮院等数条街道组成。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古城构筑了一道特异的风景线。餐饮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
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是以原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的西安事变旧址改建的,是遗址性博物馆。纪念馆布设有“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和张学良旧居复原陈列等内容。
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系当时全国三大城隍庙之一,统辖西北诸省,故称“都城隍庙”。明宣德八年(1433年)移建于西大街现址(鼓楼向西行约600米)。
西安城墙附近的景点很多,比如著名的西安碑林、八路军办事处、杨虎城公馆、湘子庙,等等。
西安碑林,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古城墙和平门内,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这里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湘子庙。位于南门里西侧的湘子庙街上,湘子庙,顾名思义是祭祀道教八仙韩湘子的地方。比较特别的是,西安湘子庙是韩湘子入道之前的旧居,所以被视为我国湘子文化的发源地,有着特殊的地位。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位于西安市古城内西五路北新街七贤庄,是八路军在西安设立的联络机构。这个办事处成立于1937年,其主要任务是与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杨虎城公馆又称“止园",建于1935年,位于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上,是杨虎城将军的别墅,是一座具有民族建筑风格、 一处深藏于林木中的雕栏飞檐式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