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地形地貌气候介绍
宿迁地形地貌:宿迁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平原广阔,河网密布,为典型苏北水乡。整体地形西南、西北部为岗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米以下,最高海拔为71.2米,最低海拔为2.8米。
宿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小时。光热资源比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1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数2271小时。无霜期较长,平均为211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降雪初日一般在12月中旬初,活动积温5189℃,全年作物生长期为310.5天。年均降水量为892.3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年际间变化不大,但降水分布不均,易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干天气。
宿迁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数2291小时,年均无霜期211天左右。
主要景点:洪泽湖湿地公园、三台山森林公园、龙王庙行宫、项王故里、妈祖文化园等。
美食特产:水晶山楂糕、黄狗猪头肉、泗阳膘鸡、宿晓红葡萄等。
高等院校:宿迁学院等。
宿迁市介绍
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徐州、淮安、连云港三市中间,江苏省13个地级市之一,1996年成立,由县级宿迁市升格而来。
宿迁,简称宿,别称水城,古称下相、宿豫、钟吾等,江苏省地级市。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9″—119°10′之间,处于徐州、淮安、连云港的中心地带,地处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交叉辐射区,西部与安徽省接壤。宿迁平原广阔,河网密布。整体地形西南、西北部为岗丘,年平均气温偏高,总降水量偏多,总日照时数偏少。
宿迁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2020年末户籍总人口498.6192万人[20]。宿迁市辖沭阳、泗阳、泗洪三县和宿豫区、宿城区,有67个乡(镇)和28个街道办事处。
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水产、畜禽种类繁多。宿迁是优质农副产品产区,也是著名的“杨树之乡”,盛产粮食、棉花、油料、蚕茧、木材、花卉、食用菌等。宿迁是闻名中外的“水产之乡”,境内有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湖泊,盛产螃蟹、银鱼、青虾等50多种水产品。宿迁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藏储量较大,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有建筑用砂、石英砂、蓝晶石等。
宿迁,简称宿,别称水城,古称下相、宿豫、钟吾等,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长三角北翼,江苏省北部,是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1]地处徐州、连云港、淮安中心地带,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辐射的重要门户城市[2],是徐州都市圈、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3]、一带一路节点城市
宿迁简称宿,位于江苏省北部,位于徐州,淮安,连云港中间,原属淮阴市管辖,一九九六年脱离淮阴,成立地级宿迁市,下面有泗洪县,泗阳县,沭阳县,宿豫县,宿城区。后来把宿豫县改为宿豫区,现在三县两区。宿迁市有美丽的洪泽湖,骆马湖,三台山,当然最有名的是我们洋河酒。
宿迁骆马湖上冻了吗
宿迁骆马湖现在并未上冻哦,目前处于秋季,湖水比较温暖。但是,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骆马湖可能会在冬季结冰。通常来说,骆马湖在每年的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会结冰,具体时间取决于当年的气温变化。因此,如果您想了解骆马湖是否上冻,建议您关注当地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和冰情监测信息。同时,如果您想进行冰上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警示,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据最新的天气报告显示,宿迁骆马湖目前没有上冻。尽管气温已经开始下降,但湖水仍然保持液态状态。预计未来几天仍会有轻微降温,但湖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全结冰。因此,目前的情况是骆马湖尚未上冻。但是,人们仍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遵循相关安全警告,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