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到张掖的最佳路径
目前来看,从是通过高速公路和铁路联合运输。
由于张掖离武汉相对较远,仅靠单一运输方式会增加时间和成本,而通过联合运输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高速公路和铁路具有自身的优势,如果仅选择其中一种运输方式,无论是时间还是成本都难免会增加。
但是,联合运输可以充分利用两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减少中转次数和中转成本。
高速公路可以将货物运输到铁路口岸,然后铁路在到达张掖的同时可以避免车辆限行和路况等问题。
除了高速公路和铁路联合运输,目前还有其他的运输方式,如水路、空路等,但是由于地理条件和成本等方面的限制,综合来看,高速公路和铁路联合运输是目前从。
如何看待4月16日西安将再次常态化限行
西安再次常态化限行消息已经属实!针对这个问题我有几个问题要问:
1、出行关乎市民日常生活,为什么没有听证会和网络投票调查?
2、西安目前是否具备常态化限行的条件?(公共运力、线路完善否?地铁公交收发提前、延后不)
3、车辆闲置后的费用减免不(车船税、强险、停车费)
4、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根本上是不是汽车带来的结果(断头路、红绿灯设置,工厂、电厂、城市风带、)
西安将再次常态化限行消息确定
一大早,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做客西安916广播,现场确认了限行的消息。现在所有程序已经走完,正在等最后的发布。应该说昨日被刷屏的“西安的再次常态化限行”事件基本落下帷幕,也意味着西安人民从下周起将迎来开车出行的“限行”问题。
常态化限行的原因
对于西安的常态化限行,先来看看限行的原因通告:为有效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倡导低碳出行,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市政府批准,决定对机动车实施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去年冬天限行效果不错
实际上,去年冬天西安限行以来,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在3月16日解除限行之后,全市开始拥堵。西安交警在早高峰、晚高峰期间加大了警力部署,在重点路段加强疏导,提高街面流动疏导、巡查力度,历时120分钟的早高峰比限行前提前了20分钟,拥堵指数同比增长了5.7%。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西安市限行解除后首日早高峰三环内平均车速为26.3km/h,比限行日早高峰平均车速慢了2km/h。
解除限行后的拥堵催生“常态化限行”呼声
于是,对于“常态化限行”的呼声也开始高涨,各种的讨论也是不绝于耳。而一个月不到,据说是经过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便出台了这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制措施的公告,不可不为之神速啊。
市民怎们看
那么,到底该不该“常态化限行”?其实众说纷纭。身边有的朋友说:“应该限行,确实太堵了,每周一天还是可以忍受的,大不了做公交,但其他时间我开车还是不用拥堵的”……而反对的朋友也说;“还是别限行了,我坐公交实在不方便,而且每周限行一次,我税也交了、停车费也交了,但是不让开车,好不划算”……甚至还有朋友说;“不行了再买一辆车,或者换一个新能源。 哦,新能源不限吧?”
到底该不该限行?
对于限行还是不限,对于个人来说确实很矛盾,大家平常开车出行遇到堵车就难受,但一旦限行有感觉不舒服,所以也有难以抉择的表现。
实际上,从北京、上海等常态化限行机动车城市的公开数据看,城市机动车排放对雾霾(污染物)占比不是最大、甚至只有10%左右,倒是一辆柴油卡车或载重货车排放量相当于80辆轿车的排放量。所以,从这个角度,是否真的非要对这些私家车限行呢?
此外,从从冬防期城市交通情况看,高德地图日前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阿里云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其中2017年度“城市标签”显示,西安尾号限行效果最好,限行日与非限行日相比拥堵指数明显下降。限行期每周20%的机动车停驶,交通拥堵指数也是下降的。这个角度,限行又是否是必要的呢?
本人看来,环境治理固然重要,限行与否也是管理层经过反复的调研和多方考虑来制定的,也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考虑到老百姓的感受和生活,不限行如何缓解交通压力,保证百姓的出行?限行,如果协调百姓的出行,让大家方便出行?
纵然众口难调,但是合理的协调解决,才是问题的关键。大家如何看待呢?
西安限行,不能常态化。西安解决拥堵的思路不能靠限行。解决拥堵的根本是合理交通规划。
西安经济在全国三十名左右,拥堵却能进前十。两个号限行依然堵,也许明年就得单双号。西安要让市民感受到公共交通的便捷,让更多市民选择公共出行。
西安地铁一二三号线在运营,南边四号线在修,但无论在运营还是在修的没有一条环线。
西安公交专用线太少,公交车在高峰期人满为患。
三环未全封闭,尤其是西三环和南三环。
谢谢邀请!
西安限行,前天在网上炒的很火,朋友圈都在转发的限行通告,当时也只是认为是炒作,没当回事。
昨天就更有各自媒体写手纷纷发表关于疑似西安限行的文章,转发率挺高。
今天官方消息就正式发布,同时真是佩服现在的小道消息。
西安的车辆限行,都是实行在雾霾多发的秋冬季节,以减少雾霾对环境的污染。
在这个季节限行,在全国季节限行当属首例,西安将是一年两季的限行城市。这与西安的车辆快速增多及道路涌堵有直接关系,是开启常态化限行的先兆。
西安缓堵限行出现了越限越多的怪象。我们单位为了及时运送产品,为应对限行特添加车辆,车号单双错开。
我的几个朋友也是专门购置新车,单双号错开,为自已方便出行而添加座骑。
倡导绿色出行,还需职能部门从硬件处着手,单纯限行,除对市民出行造成不便外,对环境及道路压力收效甚微,也非长远之计。
赞同观点点赞,有兴趣加关注,不同意见评论区期待!
在公共设施严重不到位的情况下还刺激汽车消费,那个时候你们想没想过拥堵和环境问题?限行是糖不是药,能解决问题吗?不限购的限行其实是刷流氓!是不是又是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一个措施呢?
电动汽车行业前景如何
了解更多选车养车资讯,关注60秒懂车!
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大势所趋。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面对这么大的市场空白,看到许多行业大佬纷纷跨界造车就能了解新能源车分前景一片大好
2017年董明珠以个人名义,联合王健林、刘强东等人对银隆公司进行了注资并或得了银隆股权的22.388%。 2017年6月,广通SUV车型问世 新车外观与丰田普拉多有一些相似之处
此品牌采用了其梅花形品牌车标,最大续航200km,最高时速120km/h。
香港首富李嘉诚也加入了这场战役,他51亿投资的长江汽车,研发出了一款名为"AI梵高"的新能源汽车SUV。
AI梵高搭载了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300N·m的电动机,0-100km/h加速时间在8秒以内,最高时速可达160km/h。在60km/h等速工况下新车续航里程可达520km。
NEXTEV蔚来汽车是一家从事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研发的公司,由腾讯马化腾、易车李斌、汽车之家李想、京东刘强东,及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共同发起设立。
2017年3月10日发布了首款概念车EVE。4月19日,蔚来携11辆车亮相2017上海国际车展,这是蔚来品牌的中国首秀。
不仅如此,地产大佬们也纷纷来跨界。恒大集团通过收购香港时颖"收编"FF,SST前锋借力北汽新能源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车,碧桂园在佛山顺德新城投建新能源汽车小镇,华夏幸福通过旗下知合系入主合众新能源,万通地产拟以31.7亿元收购星恒电源78.284%的股权,宝能集团65亿元"接盘"观致
虽然现在新能源车还有很多技术没有突破,但是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