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是怎么得来的
壮族三月三歌节 是壮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因以唱歌为其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得名。举办的时间各地不一而称呼也不尽相同。壮族歌圩之俗源远流长,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后历代均有史书述事,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有关歌圩的图书记录更为翔实,歌圩的内容和形式与现代差不多。青年男女对唱山歌是歌圩的主要活动。对歌分组有男对男,女对女,男对女三种,以第三种最吸引人。每组起码有歌师一人,专司编歌之责;歌手2人以上,多可达10余人,专司引吭高歌(其中也有配音的)。若无歌师,歌手亦编亦唱,身兼二职。各地对歌的程序大同小异,常见的有游歌、相见歌、求歌、初交歌、深交歌、盘答歌、离别歌。歌圩期间,除对唱山歌外,还有抛绣球、碰蛋、抢花炮、打扁担、演壮剧、唱师公戏或唱采茶等项传统项目。现代歌圩还增加了物资交流、文娱体育比赛和经贸洽谈等活动。歌圩普遍流行于壮族地区,其中尤以红水河、左右江流域各壮族聚居地最为常见。百色、田东、田阳、平果、凌云、德保、靖西、天等、崇左、宁明、龙州、凭祥、马山、都安、大化、巴马等县(市、自治县)相当流行。每场歌圩人数多者可达数万。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定为壮族统一的民歌节。而南宁市的民歌节已发展为“国际民歌节”,常有国内外著名歌手参加,成了很有影响的大型民族欢歌盛典。(
广西壮族山歌哪里唱得最好又有情调
让民歌点缀生活,让艺术陶冶情操。本人音乐教育专业,热爱地方民间文化,答题如有不周,感谢题者和读者给予评价指正。
我们先来简单地认知下一壮族。壮族在众多少数民族中,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在宋代史籍中,壮族中的“壮”称为“撞”,解放后称“僮”,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
壮族民歌种类繁多,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山歌、童谣等。
壮族是个多歌的民族,民歌艺术特别发达。无论男女,儿时就开始学唱山歌,母传女,父教子,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帮带习俗。
壮族人爱唱歌,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或“歌节”。歌圩的日期主要在农历三月初三。电影《刘三姐》,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歌声,与财主对歌斗争的故事,成就了经典。
为宏扬民间艺术文化,情景剧《印象刘三姐》,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觉;地方定期举办山歌艺术节,扬名海内外。因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的山歌最具盛名。
壮族及歌在艺术形式上比较成熟和完美,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物质文明和艺术智慧的结晶。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三月三唱山歌是广西8特有的一个传统节日,好像其他地方都没有吧!
说到唱山歌,不得不说广西南宁武鸣和河池那边的几个县份,特别是大山里的,东巴凤那一带,好像每个人都会唱,老的小的都会。
五年前曾经去过一次河池,朋友家就是大化县的,他们家真的是住在深山老林里的,刚去的时候特别吃惊,这种地方也有人住!山路十八弯形容他们的路一点都没错了,很窄的盘山公路,一会再山顶一会再山脚,在车上面都不敢用力呼吸,那种感觉没尝试过的人应该体会不到,反正非常危险!
我去的那次是因为朋友的哥哥结婚,结婚当天,只要有宾客进来,他们就会唱山歌,而且是朋友的爸爸唱的,我当时就觉得特别神奇,这都唱的什么玩意,完全听不懂,哈哈哈哈
后来真正婚礼那一天(也是他哥哥孩子的满月酒),婚礼那天,那些阿婆大妈大爷都围在楼下一个小桌子,桌子上面摆满水果,点了很多香,桌子旁边坐了两个请来对唱山歌的人,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的唱了整整一天,是的,你没看错,是从早上唱到晚上,午饭都不吃那种,人群中时不时又发出阵阵哄笑。
虽然我是广西壮族的,但是山歌我们还是很少唱的,只有三月三的时候别人村搞过,但是我从来没去看过,所以相当于没见过真正的山歌对唱,唯一一次是小学的时候学校活动,唱了两句,后来因为难度比较大,节目就放弃不排练了!
所以,你要说山歌哪里唱的好,真想见识得话,三月三可以到广西来,去武鸣,大街上到处都有唱山歌的,或者去河池,那种大山深处的城镇,东巴凤这些地方,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点帮助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