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飞云大道什么时候改造
绵阳飞云大道从今年6月份开始施工。改造有三,1:全部打造成混凝土沥青路面,颜值大幅度提高。
2:基础设施全面改观,设施现代化要求提高。
3:智能化灯杆,外观颜值以及灯光组合全面提升,实应现代要求。目前正在加速推尽二,三,四期改造准备。
四川成万高速全线通车了吗
经过工程建设者们近4年的不懈努力,四川巴(中)万(源)高速公路将于2021年1月1日0时全线通车。 巴(中)万(源)高速起自四川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与巴达高速相接,止于四川万源市官渡镇,与达陕高速相交。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新增七条东西横线之一,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全线设置11处互通式立交、服务区3处、停车区1处9个收费站。 巴(中)万(源)高速的建成,从巴中到万源的车程由原来的3个小时缩短至1个半小时,万源至成都、绵阳等地将节约至少一小时车程,对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实现川渝交通一体化及促进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万源高速公路,简称成万高速,编号S1,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4~2030年)》中规划的成都放射线之一。线路起于成都市新都区大丰街道大丰枢纽(与G4202成都绕城高速互通)。
沿成都市-彭州市-什邡市-绵竹市-绵阳市-梓潼县-苍溪县-巴中市-通江县-万源市走向,止于达州市万源市官渡镇官渡枢纽(与G65包茂高速互通)。
线路区段
成(都)彭(州)段(成彭高速),全长21.32公里。采用高速公路设计标准,为双向全立交全封闭八车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时速120km/h。2004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以通车。
成都—万源高速公路简称成万高速,编号S1。2011年4月四川省人民医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8-2030年(2011年调整方案)》,绵万高速公路被正式列入规划。
2012年9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原则同意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采取BOT方式进行建设,由巴中市人民政府牵头,优先面向社会投资者,采用招投标方式,选择实力雄厚、筹融资能力强且具有高速公路投资建设经验的社会投资人投资建设。
2019年4月,四川高速公路命名编号调整,已建成的原成彭高速、成绵复线高速合并调整名称为成万高速。
四川省地震这么多,在成都生活安全吗
我先给你举个例子,你们村子有很多人犯法,但不代表你也犯法。四川有些地方发生了地震,但不等于成都也会发生地震,四川是四川,成都是成都。
成都是我国建城历史最早的城市,也是从来没有改过名的城市。成都自建成后3200多年来,中心城区从来没有发生过地震。
成都平原属于冲积性平原,地下由砂卵石组成,地质构造非常合理。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在大地构造上属于稳定的扬子地块的西缘。根据研究,包括成都平原在内的四川盆地基底非常稳定,这一稳定性决定了成都不会发生大的地震。
2008年距离成都95公里的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但对成都的影响微乎其微,只是房屋受到地震波的影响,有点震感罢了。就如唐山大地震,北京只是有震感一样。汶川地震是因为汶川位于“龙门山”地震带上,而成都不在这条地震带上。
再告诉你一个事实,一个人遇到大地震的概率,比走路遇到房子上瓷砖落下砸到的概率,还要小的多。就是地震多发地的日本,活着那里的日本人,一辈子遇到大地震的概率,比中双色球大奖还要难,何况不在地震带上的成都?
成都可以说是中国最有人情味的城市,也是最接地气的城市。这里有数不清的美食,有数不清的景点,这里的人平和大度,从不排外,可以让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心情“长处愉悦中”。成都也是我国最悠闲的城市,成都的悠闲并不是说成都人不去工作,坐吃山空,而是成都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特别擅长忙里偷闲,让自己放松。
我说的这些,只是成都优点的一小部分,成都的美好蕴藏在生活中,相信每个来到成都的人,穷其一生都没办法完全体会到成都的美。
来吧,成都适合任何人生活。
首先成都平原是一个完整的版块,没有断裂带。断裂带都在附近的龙门山、龙泉山等。而且只有龙门山才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但由于5.12汶川地震已经使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因此今后很长时间是不会发生大地震的。
自1976年以来,成都便对建筑工程的抗震要求有了强制性规定,否则不予开工。目前,普通建筑是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大型公共建筑按8度设防。经历了5.12特大地震的天府熊猫塔不也安然无恙吗?5.12地震后,谁看见成都的房屋垮塌啦?
所以,放心住在成都吧,非常安全的。
首先,笔者要批评你几句啦,不能把地震这种自然现象带入到婚恋中来,作为你是否选择成都的条件,否则你就不要看下面的回答啦。
成都仅常住人口就有1650万,城市的繁衍几千载,创造出上灿烂的蜀文化,“天府之国”不是浪得虚名,这里是有地震,为什么还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仅通过这件事,就值得你 “在成都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你会挽着他的衣袖……走在玉林路的尽头……”《成都》
地震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东西,严格来讲,哪座城市没有地震呢,恐怖地想想哪座城市没有着建在断裂带上呢?很少,很少……
四川地震多,可是成都地震少,以市中心半径45公里范围内,也就是城都大外环内,最大的一次地震是5.8级,发生在公元942年11月01日棉江区,其它的两次5.36级地震,一次是双流区,时间1324年09月01日,另一次是郫都区 时间是2008年05月13日,这一次汶川大地震的余震。
从时间尺度来衡量,从942年~2020年近二千年才发生了三次5级地震,最大的也没有超过6级,对于现代的人类建筑来说,6级以下可称之为安全地震。如果你不信来我们唐山看看,7.8级大地震,市区内很多房屋没有坍塌,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具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客观地说,如果震级达到汶川大地震8级,又处于震中,烈度11级,估计这样的房子也会倾斜,但8级地震5000年里遇上一次那可是”中了500万彩票“。
为什么同是四川,成都地震这么少呢?
上图中成都市中心没有断裂带,具有克拉通结构的扬子板块,非常刚硬,成都所在地方承受着这么大的挤压,也没能形成断裂,这是成都地震少的主要原因。
成都市中心东部发育着两条龙泉山断裂带,这里地震较活跃,制造了许许多多的小地震,多是2~3级,两条断裂带差别还较大,早中更新世断裂带较为活跃,晚更新世那条还很稳定。大家觉得成都地震多,主要是龙泉山断裂形成的构造地震。
蒲江~新津断裂带也不是很活跃,只是在宋代1342年发生过一次5.36级,其它断裂带表现如此平平。
控制成都断裂带有一个共同特征,大致是东北—西南向,很显然是受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隆起受到挤压,形成了相互平行的断裂带,很多构造地震都与这些断裂带有关。这些断裂带主要分布在成都外围,而地震也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周围,而市中心特别少。
上图是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代表地势高低,成都恰好位于龙泉山与邛崃山之间,山脉是由于地壳受到挤压之后,褶皱隆起成山,往往在山前形成断裂带,而龙泉山断裂就是因山脉隆起而形成,所以距离成都较近的龙泉山地震也就多了起来。
成都地震多,很多都是川西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波影响的,而震中不在成都,汶川大地震余震现在还在发生,地震一直在活动,所以我们感觉到成都一直有地震。
其次龙泉山断裂地震较多,在成都也会有感觉,这也是造成成都地震多的原因。
如果你的感觉,成都地震真不少,只是遇到了一个喜好闹出动静”邻居“,而自身并没有什么毛病,这样的地震还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