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典故
宜昌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楚西塞。
西汉初年置县为县治,名夷陵县,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
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
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由于宜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从古至今一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兵败夷陵,诸葛亮黄陵庙撰碑,关羽宜昌城点军,陆逊在宜昌破蜀兵,张飞在三游洞擂鼓督战,...抗日战争时期,宜昌亦是国军抵抗日寇,保卫陪都重庆的桥头堡。
著名的石牌保卫战使得国军取得了对打击日寇嚣张气焰的胜利,挫败了日军进入西陵峡的美梦,粉碎了日军攻打重庆的部署,遏制住了日军肆意践踏的铁蹄,是中华民族战争重大军事转折点。
它被西方军事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确立为世界军事史上中华民族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
而著名的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则牺牲在宜昌的另外一场战斗——枣宜会战中。
沧海桑田,如今宜昌城区融峡江特色、水电特色、古文化特色与现代化城市融于一体,使宜昌成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旅游名城。
宜昌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和汉代名妃王昭君的故乡。
宜昌点军动物大世界票价
宜昌的点军动物大世界票价是小孩票45元,成人票89元,1月17日正式试营业了,离市区20分钟车程,占地约1500亩,有珍稀野生动植物近百余种,设有趣喂自驾区、各种动物表演、高空杂技、国际大马戏和马战三国风云之关羽点将等节目。宜昌动物大世界已获批为宜昌市动植物研学基地,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提供趣味课堂。
景区内还有在宜昌石牌保卫战中发挥重要防御作用的王家垴炮台这一著名历史景点。
宜昌将军路的由来
宜昌将军路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将军路得名于明朝朱棣(即建文帝)时期,因当时最高军官将军的驻扎点就在这里,因此得名“将军街”。
将军路周边地区在明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军事要地和商业中心。在明代以后的几百年间,将军路一直是宜昌市政治、军事和商业的中心,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条街道曾经是官方办公机构和商业集市的聚集地,也是宜昌市的繁荣发展的象征之一。
如今,宜昌将军路保存了一部分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包括书局、庙宇、商铺和民居等,这些建筑展示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遗迹,吸引了很多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总的来说,宜昌将军路是宜昌市的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街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宜昌市的重要景点之一。
参考宜昌将军路的由来有如下说法:
取自三国英雄关羽“忠诚勇猛”,并呼应点军三国文化。将军路—卷桥河路全长607米,包括百联慧谷创意科技园,拟取名忠勇路。忠义路(拟命名)—白马溪路长2142米,包括百联慧谷、鑫耀达、东土科技等单位,拟取名忠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