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国古代美景
1、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皇家宫殿,国家5A级旅游景点,世界五大宫之首,世界文化遗产。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2014年1月1日起,北京故宫博物院几乎每周一闭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即紫禁城内。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北京八达岭长城旅游区。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园,也称骊山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根据考古工作发现,秦陵的陵基为近覆斗方形,夯土筑成,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围绕封土堆,在地面上还筑有两重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内城和外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城的四角还筑有角楼。1987年被列入物质文化遗产。
3、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山、留园)。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美誉。
4、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
承德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1961年3月4日,避暑山庄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为什么喜欢大雁塔
古代的范围有点广,应该特指唐代。
大雁塔位于慈恩寺内,曲江池旁。它以玄奘译经而为后人所知。但是在当时却是科举活动的重要据点。文人向往那里,怀念自己奋斗过的地方,更是期待放榜后的荣耀与风光。
中榜学子的拜谢与宴游,比较著名的活动都在大雁塔周边展开。
曲江游,“何必三山待鸾鹤,年年此处是瀛洲”。平民百姓,公卿贵族皆赴此胜会。群众的狂欢中,充满了对新科进士的赞美。甚至还有直接从中挑选女婿的,可见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诚不欺我。
杏园宴。杏园宴的主要项目是“探花” ,所谓探花,指在进士中选择两位年少俊美者,即“探花郎”骑马游于曲江各处,采摘名花。孟郊《登科后》就是描绘这一场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雁塔题名,随即新进士至雁塔题名题诗,留下自己满心欢喜与踌躇满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进士及第后的得意流传至今。故当时文人最向往大雁塔,也不难想象。
正因如此,大雁塔也成了文人登高抒怀、雅聚的地方。天宝十一年,高适、岑参、杜甫、储光羲等人共登塔题诗,各留佳句。
现在的大雁塔虽不复当时辉煌,但仍是本地市民休闲娱乐,外地游客打卡拍照的圣地。文人粗人,皆向往之。
古朴庄重
大雁塔建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今存。塔高64米,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而建造的一座五层砖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