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济宁最好是旅游景点是哪
四月份济宁地区最适合旅游的景点有以下几个:
1.微山湖旅游区:微山湖是中国著名的淡水湖之一,也是济宁市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四月是微山湖的最佳旅游季节,此时湖区的景色最为宜人,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湖上观光,也可以在湖边散步,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
2.曲阜孔子文化园: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子文化园是集儒家文化展示、教育、研究、传播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四月是春季,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参观学习儒家文化。
3.水泊梁山旅游风景区:水泊梁山是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的故事发源地,这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四月的水泊梁山春意盎然,是游客们体验水浒文化和欣赏自然美景的好时机。
以上景点都是济宁地区非常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每个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不过,具体的最佳旅游时间可能会因气候条件而有所不同,建议出行前查询最新的天气预报和景区信息。
梁山好汉为何不自己夺了天下
首先,感谢您的邀请。
我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梁山好汉当中,好多都是朝廷官吏,本来上梁山不是被俘虏,就是被逼无奈上的梁山。例如,呼延灼 关胜 秦明 林冲等。
梁山首领宋江,号称山东及时雨、呼保义,威名远扬。他这个称呼,就说明他是扶危济困,救世安民的豪侠性格。宋江骨子里就是一个顺民,一心一意想要光宗耀祖,达官显贵,在他做梁山之主后,立马换了一个杏黄大旗,上书替天行道。而且立马就想到招安,这与梁山里的大部分人想法还是一致的,古人为什么打破头,也要去考取功名,也正是这个想法。
而且他们就算造反,成功的机率是渺茫的,朝廷集合大军围剿,梁山仅仅凭借八百里水泊,是守不住的。朝廷大军把他团团围住,梁山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肯定是惨败。方腊占这么多地盘(苏南、皖南、浙北、赣东北,接近10万平方公里),最后也败了。南宋的钟相、杨么起义占据洞庭湖广大地区,最后被岳飞消灭,北宋的王小波、李順起义,占据天府之国大部,最后也都败了。所以造反是必败无疑。招安,也是梁山无疑最明智的出路。
最后,再次谢谢您的邀请!!!
欢迎关注头条号“小陈看历史”
为啥不自己夺了天下?这可是个大问题。
1、梁山集团没那个实力,这是首要的。
梁山集团主控制区位于八百里水泊梁山,靠着水路作为天然屏障,梁山集团迅速崛起。朝廷对梁山集团的几次进剿以失败告终,其中有利的地形特点起了很关键的因素。这是个易守难攻的绝佳之地,守城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梁山集团要是打算实行“走出去”的战略,以梁山泊为依托,展开对天下的争夺,那么立刻会陷入困境。梁山泊靠近朝廷心脏的东北方向,地处要害地区,一直存在的原因其实是当时朝廷对宋江团伙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军事实力上来讲,梁山集团最鼎盛的时期人马总量,也不过区区五万之众,属于当时四大抢劫集团中最弱的一只,不具备和朝廷正规军死扛的实力;财力上讲,梁山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实还是抢劫富裕的村庄和集镇,自己不能实现自给自足,一旦和朝廷全面开战,柴米油盐的压力是相当大。
宋江集团在聚义排座次以后为什么急于招安,因为那时的梁山集团既是最鼎盛的时期,也是到了要走向衰败的时期,明摆着的情况是八百里水泊养不了这些军马,必须要做出选择。
2、领导人没那个野心,路线问题决定了发展。
宋江其人是有两面性的,既有救人于危难的侠义精神,也有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冷酷无情。在梁山集团的发展问题上,其实宋江是有考虑的,要说他一点也没有当帝王的心思,我看也不见得。在宋江解决了黄文炳的问题后初次上山聚义时,他的嫡系李逵在第一次集团聚会的宴会上,就当着全体人员喊出了“到东京杀了那鸟皇帝,让晁盖哥哥做大皇帝,宋江哥哥做小皇帝”的话语。
这是一次试探,结果被戴宗连忙喝道:“铁牛!你这厮胡说!”而制止,非常奇怪的是,宋江对李逵的话并没有提出批评,也没有表态,而是“众多好汉都笑。宋江又题起拒敌官军一事”,转换了话题,这很令人玩味。
宋江的思想是有变化过程的,在梁山时间越久,对梁山集团的情况了解的就越深,最终形成了坚定的招安路线。在宋江看来,带领集团人马招安进入体制内是梁山集团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
3、梁山集团没那么团结,人员结构决定了高度。
不管干什么事业,人都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梁山集团是由各种各样的团伙组成的,彼此的关系复杂,甚至有的是杀父仇人。能够在一个屋檐下吃饭,只能说简单维系,很多人对集团的依赖度并不高,只是暂且栖身,一但大环境发生根本变化,我相信梁山集团会迅速土崩瓦解。
朝廷降将集团、二龙山集团、揭阳镇势力想法各异,为了生存而战尚且不能同心同德,如果真打算推翻北宋政权开始与朝廷正面对决,我相信梁山集团会迅速分裂成几个甚至几十个团伙,成为流寇而迅速灭亡。
欢迎关注头条号“小陈看历史”
感谢邀请,我是嘉道文流!
《水浒传》中,李逵曾不知天高地厚得叫嚣过,要杀去东京,夺了朝廷。但李逵这么说,无异于痴人说梦!要知道古往今来,想成功夺取天下,则“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而梁山上一者都没有具备。
天时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告诫刘备,要等到天下形势有变,而后两路出兵,方才有可能统一天下。诸葛亮让刘备等得就是“天时”,这个“天时”就是起事成熟的条件,非常重要。虽然当时宋朝国内有人民起义,国外有少数民族政权虎视眈眈,但是宋朝的国祚未尽,哪怕后来发生了“靖康之变”,金人俘获了徽、钦二宗,但是赵构立马建立了一个南宋政权,延续宋朝的国运。梁山想在此时起事,并未占得“天时”。
就看江南的方腊起义吧!梁山并不见得比方腊强多少,相反我觉得梁山远不如方腊呢!但方腊起义还不是被朝廷镇压了。就算梁山真得去夺取天下,肯定也会和方腊一个下场。
地利
说起“地利”,梁山就更是一个笑话了,它的大本营就是区区一座水泊梁山。在这里落草为寇,和官兵打打游击还行,真要起事,它根本不具备地理优势。江南的方腊凭借长江天险,南方又水道密布,北方兵马贸然至此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方腊的“地利”,君不见周瑜也是凭借这个“地利”,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所以梁山根本就没有一个好的“地利”!
人和
我觉得“人和”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团内部团结;另一方面是民心所向,梁山这两点都不具备。
第一:梁山内部有着明显的派系痕迹,好多个头领之间,都多多少少存在着矛盾,比如朱仝和李逵,如此不团结的局面,是非常不利于起事的;
第二:梁山并没有获得民心,虽然作者极力说他们是好汉,但是书中关于他们滥杀无辜、祸害百姓的描写比比皆是。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梁山众人如此残害百姓,能在百姓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呢?所以他们起事,注定得不到百姓们的支持。
综上所述:梁山根本不可能自己夺了天下,所以他们尚有自知之明,没有贸然去起事。
嘉道文流,一个文史知识的原创作者,欢迎关注,欢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