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德比上演进球大战,恒大4:5遗憾落败,你觉得今年的恒大最终能排在中超第几
感谢邀请。广州德比精彩纷呈,主角扎哈维和阿兰射手之争,恒大成了背景板。恒大如同虚设的防线,刘殿座慑政王般的表现,让球迷提心吊胆。看到权健的强势,想起了上港,华夏幸福,甚至鲁能,国安还有回归的万达,恒大今年真的想说爱你不容易。
超级杯上申花少将,李建滨又突然受伤,一场大胜,“恒大王者归来,中超还是霸主”,这声音未免武断。
今年中超群雄并立,人人不是软柿子,家家是硬茬,今天让扎哈维打爆,明天可能遇上重庆小摩托费尔南迪奥。更何况,外援实力上上港,权健,华夏幸福,国安,万达完全超出恒大,遇到豪强少输当赢。
恒大队隐患颇多,中场方面古德利难以比肩保利尼奥,廖力生难堪大任。后防由于外援名额金英权不能全部首发登场,门将曾诚受伤未愈,刘殿座成了最薄弱环节。卡拉瓦罗虽不似斯科拉里那么保守,指挥用人尚欠老道。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恒大队员大多国内顶尖球员,经验丰富。虽然年龄增大,实力还是明摆者,绝没到人见人欺的地步。
恒大最好在亚冠,中超,足协杯之间做出取舍,在中超方能取得不错成德。
第一场比赛就是进球大战 为球迷奉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比赛。恒大的落败有一些运气 但更多的是中场依然站不住核心高拉特表现的很一般 后防线有一些混乱,恒大的统治力已经下降,关键位置的球员年龄有些大,而年轻球员还需要大量的比赛来成长,青黄不接,不看好今年的成绩,预测四五名左右。
在刚刚结束的中超首轮,广州德比给球迷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抛掉裁判的表现,本场比赛绝对够精彩,够刺激!虽说恒大输掉了比赛,但是这也紧紧是第一轮而已,从失败中找问题,找原因,我还是相信恒大会拿到八连冠!
君子不器什么意思,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的意义一样吗
要理解君子不器。
首先应该正确理解“器”的概念。《说文》:“器,皿也。“器”当从犬,从四口。“器”中四口分布在犬的四周,当为捕犬的陷阱。为什么用陷阱捕犬呢?就是为活捉了犬用以驯化。驯化了的犬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人类用它来看家护院,捕猎驱兽,放牧护羊等。狗是人类最早成功驯化的动物,人类有很大的用处,故“器”的本义就是捉犬驯化,为人所用,引申而泛指有用之具。
二,"器”的本质就是有用者也。《易·系辞传》曰:“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意思就是把有形的东西抽象上升为规律就是道,把有形的东西具体下用作某种功能就是器。“器”为具体而有用者也。有相同时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我们一般认为,一个人而有用,称为“成器”;人而无用,称为“不成器”。那么“君子不器”是不是说君子不成器呢?当然不是。古代实行等级制度,贵族称为君子,庶民称为小人;地位较高的人称为君子,地位相对低的人自称“小人”。庶民百姓、地位低的贵族要有一技之长,用以谋生,故追求“成器”。而位高权重的贵族所追求的不是“成器”,而是“成大器”。
“器”分大小,小器小用,大器大用。所谓“君子不器”,是说地位高的人不急于成为某一方面的具体的小用之器,而是要努力成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用之器,故有“大器晚成”的说法。“君子不器”者,所追求的境界不同而已。
三,老子也《道德经》提出了“大器晚成”。器为用者,小器容易做,也容易成,大器有大用,由于器大,所以难以成形,器不定形,则其用不可限量,比如像水一样,随形就势,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灵活变化。这就是境界。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不愿成为只为谋生的小用之器,而追求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
先说结论,我认为两句话中“器”的含义不完全一样,但有共通之处。
1、关于“器”的原意
《说文解字》注解:“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翻译过来就是说,这个字的字形像器的口,是看家狗看守的容具。意思还是有点模糊不清。但我们可以看到,器与皿的意思是一样的,可以从“皿”字入手,再次进行考察。
对于“皿”,《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饭食之用器也,象形,与豆同义,凡皿之属皆从皿。”而“豆”,是指古代吃肉时所用的盛具。这就比较好理解了,皿,就是吃饭时要用到的盛具,字形像盛具的形状,是象形字。所以,器的原意与皿相通,它也是指吃饭时所用的盛具。
但显然,这两句话中的“器”皆有引申义,是将“器”引申为“有用之物”,已并非原意了。
2、关于“君子不器”
此句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君子不器。’”
先看看《论语》相关注本给出的解释:
《论语注疏》中认为:“器者,物象之名,形器既成,各周其用。若舟楫以济川,车舆以行陆,反之则不能,君子之德,则不如器物,各守一用,言见畿而作,无所不施也。”
朱熹《论语集注》认为:“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沿袭朱熹的观点,他认为:“器是指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今之谓专家之学者近之。不器非谓无用,乃谓不专限于一材一艺之长,犹今之谓通才。”
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孔子之意是指君子应无所不通,而不局限于一种才能。
不难看出,以上各本的解释基本上能互相通融。一是他们都强调了“器”的特点,就是一种器具,具有实用功能。但它只能用于一处,而不能用于多处。而“君子不器”强调的正是君子不能像器物一样,只局限于一种才能一种本领,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孔子强调君子应该博学多才,这里的“器”被引申为像器皿一样,可以指只具备某种特定的才能、用途,而不能广泛涉猎众家之长的人。
3、关于“形而下者谓之器”
此句出自《周易·系辞上》的第十二章,原句为:“《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这里的“器”与“道”是相对的,指某种有形的具体事物。
《易》一书,涉及许多艰深古涩的道理,包括宇宙的起源和许多古代哲学问题。这句话涉及到“形而上”、“形而下”两个概念,我的理解是“形而上”指一种抽象的概念,包括宇宙本源,阴阳相生这些混沌、但似乎整体的东西,而“形而下”则是指用具体的术语、物体乃至符号来表达这些“形而上”的概念的一种东西。而这些具有表达功能的具体物件,便称为“器”。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关系,而“器”便充具有“具体”和“特殊”的功能。
4、结论
就这两句话来说,“君子不器”因为前面的对象是君子,所以应该将“器”解释为具体的用途、才能较妥当,而“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器”是针对“形而下”来说,所以这里的“器”应该解释为某种有形的具体事物较妥当,因为“形而上”的“道”是无形的。而这两个意思,均是由“器”的原意引申出来的,因为器皿本身就具有一定用途,且具有具体形状,故说两句有相通之处。
这里是好说文学,以上乃是一家之言,如所言有失当处,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