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限行时间和范围
一、限行时间:2024年12月29日零时起,全天24小时限行。
二、限行区域:312国道麻街岭隧道以东,242国道黄沙岭隧道以南、西商高速商洛北收费站以南、312国道与比亚迪北门以西、蓝商高速商洛西收费站以北、南秦水库坝下以北。
三、限行规定:每日实行单、双尾号限行,车牌(含临时)尾号(若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车牌号最后一位数字为准)的机动车,按照公历偶数日单号限行(双号通行)、奇数日双号限行(单号通行)。
商洛市商州区汽车限号吗
商洛市商州区的汽车不限号。商洛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距离省会西安136公里,在新的世纪里,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城市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道路交通十分发达,路网密布,布局合理,在城市主干道功能不断强化基础上,相继修建了连接东南西北的高速公路网络,修建了绕城交通主干线,城区,市内市外交通便捷发达,不存在限号现象。
秦岭库峪古道是谁主张修的,为什么使用期间不长
库谷,就是今天的库峪,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杨庄街道库峪口村。从库峪流出的河就是库峪河,向下游流入浐河,浐河又汇入灞河,最后流入渭河。库峪河也是长安区与蓝田县的界河。
长安-杜曲-引镇-库峪是一条很老的古道,从唐至明清是关中六大通道之一。唐时曾发动数万人修筑,库谷道、义谷道、锡谷道均系长安翻越秦岭向南通往金州(今安康)的驿道。唐宋时已有山间小径,元代正式辟为驿路,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
在唐代,浐河是商於古道上的主要河流,又称蓝水。唐中期,崔湜提出在商山道开凿新的水陆运输通道,《旧唐书•崔湜传》记载:“初景龙中,献策开南山新路以通商州水陆之运。役徒数万,死者十三四,仍严锢旧道,禁行旅。所开新路以通,竟为夏潦冲突,崩压不通。”
说的是唐中期,崔湜向皇帝建议,开凿商山路,是打通安康(金州)水陆两路捷径,然在不知地质状况的情况下,就贸然行使。于是,唐发动数万人修筑商山道,沿路白骨累累,唐皇对崔湜又是加功又是进爵,同时还限制百姓走(相邻的)蓝关道,无奈新道刚修好就被洪水冲跨,路人敢怒不敢言,当崔湜在岭南犯了事,才有官员进谏,改走老路,古道遂荒弃。
商於古道毕竟是路驿而非水驿,这条水陆通道因为开通时间短,史书上也未见此段通道运输的记载,所以未受到史学家的特别关注。倒是商於道上的诗人们,因为朝夕与山峦、驿道相伴,对于流动的流水生出了对世事的不同态度。在诗人笔下,水的社会性、实用性特征被淡化,而更多的带有了个人性与情感性。
杜牧的《入商山》:“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流水旧声人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此诗是杜牧于会昌二年离京出守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由于此前杜牧由浔阳入京就任时取道商山,因此诗中有“旧声旧耳”之语。作者于清晨进入商山,白云悠悠,绵延百里,蓝桥下的溪水水声分明。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流水还是从前的流水,过路之人的心情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