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一般几点吃?吃年夜饭有何讲究
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足,现在就说说我的情况吧:我的老家在鲁南,儿时的记忆里,因为冬天天黑的早,母亲六、七点就把年夜饭准备好了,菜品并不丰盛,因为那时农村普遍穷,但母亲还是要做几个她认为的好菜,兄弟姊妹几个吃得不亦乐乎,这就是过年了,这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味道。后来长大后,尤其是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后,我家的年夜饭依然是年三十晚上六、七点钟吃,虽然菜肴丰盛了许多,娱乐项目增加了不少,但再也找不回儿时的年夜饭那种味道,这也许就是时过境迁吧。其实年夜饭没有什么标准,条件好一点的,花样可以多一些;条件一般的,也可以普通一些。团圆饭吃的是一种心情、吃的是一个喜庆、吃的是一种幸福、吃的是一种美好的期盼。
其一,年夜饭一般几点吃,恐怕没有哪个地方的人能说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吃得早的早上就已经把年夜饭吃了,吃得晚的能吃到大年初一早上,不过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吃年夜饭的讲究也少了许多,吃的时间也不局限于晚上,早上、中午都有可能。
不过,我们《外婆的菜谱》美食栏目组,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们一致认为:当所有家人都团聚在一起,望着窗外的烟花,高高兴兴地在一起,就是吃年夜饭最好的时候。
其二,吃年夜饭有何讲究,这讲究可大了:
全家一定要聚齐,年三十白天赶不回去,也得踩着年夜饭的点到家,实在没办法赶回来的也会给留一个座位和一副碗筷;座次有序,一般祖辈或父辈坐最上边,晚辈坐两侧;饭食丰盛,鸡、鸭、鱼、肉少不了,什么年年有余、大吉大利,对来年的所有美好期盼都藏在这满桌佳肴盛馔中。
每年最后一天的年夜饭都是各家各户放大招的时候,端上桌面的美食不仅要撑得了场面,还得镇得住吃货!看看江西、安徽、浙江的人年夜饭上的必备美食,有你吃过的吗?
【土鸡煲】
浙江丽水缙云县,土鸡煲似乎是当地人家家户户年夜饭上的压轴菜。
用山泉水清洗食材土鸡,不可谓不土豪。先将鸡块与姜等配料爆香,随后再用山泉水炖煮鸡肉大约2个小时,加入养生的枸杞,泉水和枸杞的甘甜浸润鸡肉内里,鸡肉的风味在久煮中弥漫开来。
土鸡都是当地老百姓自己畜养,平时散养在村中,平时吃林间的小虫,喝山涧里的泉水,自由自在是它们的鸡生信条。
所有食材的香味汇聚一堂,成就了一锅浓浓的鸡汤。其汤汁浓厚,味道鲜美。鸡肉酥而不烂,肉质鲜嫩,用筷子轻轻触动鸡肉就会“四分五裂”,是一道让人光是闻到味道就会流口水的大餐。
【清蒸板鸭】
说起吃鸭,可能你的第一反应是北京的烤鸭、南京的盐水鸭、广西的酸鸭以及海南的白切鸭,但很少有人知道,江西人对鸭的热爱一点也不逊色前面那几个地方。
江西人爱吃鸭,除了菜品多样,还表现在鸭肉在其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当中。就如江西遂川县,当地人跟鸭子就有着解不开的情缘:待客酒席必吃鸭杂拼盘,平时爱吃酸辣鸭五件,过年少不了清蒸板鸭。
遂川板鸭历史悠久,深受港、澳、南洋消费者青睐,有"腊味之王"之美称。
将新鲜的鸭肉经过腌制风干后,制作成长久易保存,风味盎然的腊味板鸭,具有“美味洁白、肉嫩骨脆”的特点。腊板鸭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熬粥暖胃,可煲汤去火润燥,可爆炒开胃下饭。
【臭鳜鱼】
安徽美食千千万,但在年夜饭上,却让一道“臭味”抢尽了风头,这道臭味就是大名鼎鼎的徽州传统名菜—臭鳜鱼。
“徽州臭鳜鱼”是一道徽州名菜,别有风味。《舌尖上的中国》也做过特别推荐。它统称“桶鲜鱼”,又俗称“腌鲜鱼”。所谓“腌鲜”,在徽州土话中就是臭的意思。
臭鳜鱼的制作相当讲究,是把新鲜鳜鱼不剖鱼腹,完整的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在木桶中肚皮朝上摆放,用山间青石头或鹅卵石压住,经过六七天后,鱼体散发出似臭非臭的气味时即完成。
“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既保持了鳜鱼的原汁原味,鱼肉洁白、形如蒜瓣,口感滑嫩且有弹性,闻着微臭,入口生香,用筷子轻轻一拨,骨刺便会与鱼肉分离,肉成块状。余味悠长,口感筋道,不是一般的鲜鱼能比的。
【粉蒸肉】
粉蒸肉,是我国南方一道十分流行的家常菜。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肥瘦相间,食之润泽幼嫩。口味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视各地不同的偏好而定。
年夜饭上怎么能少得了肉呢,大家可能不知道,粉蒸肉这道菜在南方年夜饭上有多“抢手”。它在南方的许多省份,如四川、重庆、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等都有流传。另外,在杭州、重庆、河南、湖北、江西等省份还都争说自己是这道美食的发源地。
与一般的粉蒸肉做法不同,江西粉蒸肉不用放在碗或碟子里蒸煮。江西人更喜欢将裹好粉的肉片放在篦子上蒸煮,下面放上红薯、土豆或者直接放上米饭,五花肉的油脂会随着篦子滴落到下方的食物上。
你们的年夜饭都吃什么呢,有什么讲究?
哈喽大家好我是汪叔,作为一个美食领域的创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年夜饭大家一般都有什么讲究?年夜饭一般都几点吃?汪叔作为一名东北人为大家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年夜饭象征着过新年,一家人在一块团聚是团圆幸福的感觉吗,在我们东北那边基本吃年夜饭的时候都是晚上12点左右的时间,或者是将近12点的时候,当然了讲究也没什么太大的讲究,最主要的就是丰盛,如果非要说讲究的是有这么几点讲究的,下面我们慢慢来说。
其次就是年夜饭当中一定要有一只鱼还有猪蹄子,猪蹄子象征着新的一年多吃猪蹄,自己就能多“抓钱”而鱼呢也就很简单了,就是说明在新的一年当中年年有余,而且年夜饭在东北来说都是吃饺子的,并且饺子当中会包一些象征的意义的东西,在我们家的年夜饭当中都会在饺子当中包上硬币,可能别的地方的人觉得这样不好,不卫生,但是肯定是会洗净的,然后谁吃到带钱的饺子,象征着新的一年当中就会发财,所以这就是我们家新年的讲究了。
其实每个地方的讲究都是不一样的,就等于在外地的年夜饭也没有那么太丰盛吧,其实现在就是看对于新年的重视度,我觉得东北对于过年看的还是比较重要的吧,所以不管多远的游子,在过年的时候也要回家。
地方不同,年夜饭的时间和将就都不一样。
坐标豫南,与安徽湖北相邻。年夜饭是晚上5点之后的样子。在年夜饭放鞭炮之前,要糊好对联,把放在屋外晾晒的衣服鞋子等等全部收进来,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
年夜饭最将就座次,对着门的一面是爸爸,然后爸爸左手边是哥哥嫂嫂,右手边是妈妈,我一直以来都是最末位,最后才有了侄子侄女的陪伴。
在吃食上,不管饮食如何变化,也要有几样必须的菜:鱼、肉、粉丝、丸子。等爸爸吃完饭之后,我要用爸爸的碗去盛一碗满满的米饭,要有一个小弧形的那种,然后爸爸会把上面的几样菜夹在碗里,满满当当。鱼肉粉丝丸子都是有一定的寓意,象征着大鱼大肉,细水长流,圆圆满满。这也许是农村人对于农耕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与期盼,不论现在的生活如何好,也不曾改变。这碗满仓的饭要放在灶台处直到正月十五(天气冷,并不会变质的特别厉害)。
年夜饭之后,我和哥哥就要挨家挨户的去亲戚辞岁,每家停留个10来分钟,总要抓些瓜子,拿个糖吃了才算礼成的感觉。爸爸妈妈则在家和其他长辈一样,等着一阵一阵的晚辈过来招呼着。还有些新登门的新媳妇,新姑爷,新生儿第一次过新年的,总要为给个红包拉拉扯扯的好不热闹。
这些年慢慢的年轻人都在外安家落户,也越来越多的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外面过年,家里的年味越来越淡,但相比城市中,还是热闹的许多。
或许有一天,家乡最有将就的年味都会被城市当中的一顿晚餐代替,而想要回味,也只能在自己的记忆长河中去找寻了。
老家年夜饭分为两顿,一顿下午四五点开始,一顿新年十二点,我们老家江苏北部地区,简单说一下我们习惯
一般下午三点左右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做很多的菜,鱼和肉是必不可少的,过年讲究的是大鱼大肉,不管怎么样,越大越好,鱼大的好过小的,自己乡亲鱼塘卖的好过集市卖的,肉一般是猪肉,也是乡亲自己养的,几个人一起买下,然后大家一起杀猪分肉,杀猪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热闹和喜庆的事,大人们一起抓猪,烧水、杀猪然后大家一起分,小孩子就拿猪膀胱打进气当气球玩,最后大家一起在主人喝场酒回家,扯远了,回来……
四五点的时候基本上饭菜都做好了,大家都上桌准备吃饭,我们家算是比较大的家庭,过年是大家庭一起过,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两个姑姑和姑父有时也会回来一起过年,加上孩子们十几口人,年夜饭算是比较热闹的,菜一般会有冷菜花生米、拍黄瓜、酱牛肉……大人们喝酒必须有啊,还有就是各种热炒菜,有炒好的,也有一边吃一边炒的一边上的,我最喜欢吃,哈哈哈,和饭一起吃,美滋滋,当然还有各种炖菜,炖排骨,炖鱼,炖鹅、炖腊鸡,想想都流口水,不管咋样先摆上一大桌,一家人都座好位子,大家先以一杯酒作为开始,让后大人们开始喝酒,我们就开始吃菜,我们家喝酒的人比较多,一般这多饭会吃的比较长一点,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喝酒,爷爷也会把平时收藏的好酒拿出来一家人一起喝,哈哈哈,爷爷平时也喝酒,不过好酒一般舍不得喝,一定要家里人齐了,拿出来喝才开心,一边喝一边聊一聊家常,孩子们还会是不是去给大人敬酒,说一些祝福的话,一边吃一边喝酒,一边还有做好的菜陆陆续续上来,冒着热气,最后当然少不了就是汤啦,北方比较冷,羊肉汤那是年夜饭必须要有的,吃完饭喝好酒再来一碗羊肉汤那感觉不要太好,除了羊肉汤一般还会烧青菜鸡蛋汤,清淡,女人孩子比较喜欢喝,正常这顿饭会吃到六七点左右,喝多一点的会带个水杯去睡一会,孩子们吃饱回去看电视,家里的女人喝的不多的会留下来收拾餐具,然后和面,擀饺子皮,把中午做好的饺子馅拿出来调好,大家一起一边准备看晚会,一边准备包饺子,一家人一起包饺子一起聊天一起看晚会,没一会就包好了
等十二点晚会结束,把刚好饺子下锅,在新年的钟声下一家在一起听着外面的鞭炮和烟花一边粘着酱料吃饺子,这就是第二顿年夜饭,热腾腾的饺子下肚后舒舒服服的睡个觉,迎接新的一年
为什么北方农村在立冬时喜欢吃饺子?有什么含义吗
为什么北方农村在立冬时喜欢吃饺子?有什么含义吗?
2024年11月7日,迎来了24节气中的立冬,这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中的“立”是开始的意思,而“冬”既有冬季的意思,也有结束、终了的意思,有着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在中国的民间,一直把立冬当做是冬季的开始。而在立冬时节,自古以来就有进补以度严冬的习俗。
相比于南方地区而言,在广大的北方的农村地区,普遍都会选择在立冬的时候吃饺子。那为什么在立冬时要吃饺子呢?
饺子对于北方的人来说,真的是百吃不厌。在民间还有着“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其实不只是在立冬时候吃饺子,像冬至、春节、夏至等节日,在北方也普遍都会吃饺子,由此可见北方人对于饺子的热爱。那在冬至吃饺子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农耕时代,以前的生活也是比较艰难的,一年中吃饺子的次数是屈指可数的,不像今天一样想吃饺子就吃饺子。以前都是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才吃一顿饺子,而立冬、冬至、夏至这样的节日就有吃饺子的习俗。
因为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中,农民都一直在忙碌,等到了立冬节气,北方的天气已经比较的含量了,在室外也没什么农活需要忙碌了,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并且犒劳一下自己及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而民间广为流传的农谚“立冬补冬,补嘴空”则是最好的证明了。于是这个习俗就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了!
关于为什么北方人在立冬的时候喜欢吃饺子,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饺子的寓意比较好。饺子又名交子,其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小吃。它的名字取自于“更岁交子”之意,而立冬也是秋冬季节交换之时,所以在立冬的时候吃饺子,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当然了在夏至的时候,北方也有吃饺子的习俗。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民间有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农谚。古人们认为在立冬的时候吃饺子,这样在冬季的时候就能抵御寒冷了,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会把耳朵冻坏了!关于这两种说法,农夫认为,不过是古人为了吃饺子找的借口而已。
不过,现在生活水平高了,饺子经常吃,所以大家也都不重视了。那今天立冬,你吃饺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