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些小学开始禁止电子产品进课堂,你怎么看
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电子产品除了老师使用的平台外,从来就没有进过课堂。学生的手机、平板等从来是不允许进入课堂的。或许某些地方或者某些名校和民校为了标新立异会鼓吹学生人手一台平板,但他们忘记了,手机和平板对任何学生哪怕是大学生都是毒药。没有一个学生拿着手机是不会玩游戏而是真正用手机来学习的,就算有也只是极少。所以之前就出过一篇《……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不容》的文章,目标就是讽刺现在的大学生,天天拿着手机平板上课, 努力学习,导致学业大倒退。
禁止小学生带电子产品进课堂,这绝对是正确的,就算是我们的中学生,也是禁止的,很多学校严禁带手机回校,收缴了可以拿回去,但必须是期末才能领回。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在农村中学毕业到了区的二流高中读书,但那高中不禁手机,只要求学生自愿上交,结果他的母亲尝试多次发微信给他都是秒回,证明他上课也在看手机,成绩一落千丈。
所以禁止中小学电子产品进入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分情况而定。针对学生电子产品的使用,《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目前来说,此条例受到广大家长老师的拥护,因为:1、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专心听讲。2、孩子们喜欢玩游戏、看小说,并且沉迷其中,对课本知识失去兴趣,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3、孩子容易沉迷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活动的时间会变少,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4、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孩子没有分辨能力,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然而随着互联网发展普及,微课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的普及推广,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接触更丰富的知识,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移动技术的出现,不仅会催生手机购物,也会催生移动学习。理解后者则需要反向思考,即新技术引入之后,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教学的方法也势必做出改变。教学流程不能像传统讲授是一样,要与传统相结合,设计成移动课堂的模式。
与其恐惧,不如因势利导。从幻灯片教学,到多媒体教学,科技进课堂是一种趋势,现在城市甚至一部分农村,都是一个教室一台多媒体了。学生大多数都有手机或平板,与其围追堵截,不如正面引导,把手机或平板等电子产品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当然,这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让有能力的地方先动起来,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对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要有限制。
学校是否该禁止电子产品进入课堂,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本人赞成学校在上课期间禁止类似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进入学校,这样做有很多的好处:
专注听讲;
长时间玩手机影响视力;
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做低头族;
减少攀比心理;
减少因为误操作而导致的损失;包括各种游戏买装备、直播打赏;
减少不良信息的侵蚀;
那为什么学校要留电子版的作业呢?这就好比限号,限号不能从根本解决拥堵,但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学校的限制、学生的自律,和家长的监督,才能真正发挥手机的便捷、高效,寓教于乐!
不仅仅是学校,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正确使用手机:
同学聚会,低头看手机,无形中淡化了友谊;
常回家看看父母,低头看手机,无形中忽略了父母的情感;
和客户用餐,低头看手机;无形中拉远了与客户的距离;人都喜欢被重视;
周六日躺在床上看手机,无形中错过了和家人互动的机会;
手机极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整个世界;手机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知识、交朋友、做兼职等;如何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在于我们自己了!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选择!
小学禁止电子产品进入课堂,这种做法是好还是不好呢?
Any coin has two sides.
看任何事物都该一分为二,对吧。
首先,说说不好的方面。
课堂里,老师主要是讲解、传授新知识、新概念,学生应该全神贯注,听懂、掌握这些新内容。如果学生有电子产品在手机,可能会干扰、影响孩子听课,使孩子分心,课堂听课效果差。还有啊,老师在课堂让学生练习的时候,学生如果用电子产品,他们的计算能力就得不到锻炼,最起码会影响到今后的考试。
不过,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毫无疑问,教育教学也应该紧跟形势,对于那些有利于学习,不影响学习的电子用品,能正确使用好电子用品的,还是可以用的。
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一棍子打死。
供参考。
这种做法我比较赞同,电子产品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工具,对于教师教学、教研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对于学生来说可就弊大于利了,首先,它有游戏功能,会让孩子沉醉其中;其次,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听课;再者,电子产品有一定的辐射作用,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理想智造ONE这款车怎么样
所谓的续航1000km都是文字游戏,忽悠人的!以目前电池来说容量密度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如果续航1000km,那么电池组的体积和重量早已经超过SUV本身!这样宣传都是套路!厂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不说是纯电动续航里程还是综合续航里程!而综合续航里程就是电池没电以后采用增程、混动的方式来继续行驶!所以理论上只要油箱体积足够大,例如超过100升的油箱,省油的家用轿车都可以行驶2000公里!所以说宣称的续航1000公里完全是一个噱头!
目前新能源汽车门槛低,谁都想造!甚至拿出一个PPT就可以圈钱!画一个大饼就可以拉来投资!不需要有造车资质,经验,技术!只需要会炒作即可!随便炒作几个卖点,然后随便找一家汽车制造厂家代工就可以生产汽车了!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汽车的套路!这些没经验没技术就会吹牛的车企基本都不会走的太远的!
典型的特点就是炒作概念!例如互联网、例如续航超过特斯拉等,看起来都是高大上的词汇、概念、实际上和真正的造汽车技术没有一点关系!本末倒置!而真正有技术的车企从来不会这么宣传!这个和当年的手机广告一样:什么手机中的战斗机!会跳舞的手机!音乐手机!语音王手机!玩的都是与手机无关的概念!最后呢?国产的手机只剩了华为、中兴!那些玩概念的手机几乎都销声匿迹了!而真正搞技术的品牌生存了下来!
这些吹牛的汽车也是一样的下场,只有真正搞技术搞研发的车企才会越走越远!品牌不倒!论造新能源汽车,传统车企会造的更好!靠PPT炒作概念造车都不会走的太远!
今年最新装车的电池组能量密度160wh/kg。目前的三元锂电池价格大约在1100元/kwh。电耗比较低的suv大约15kwh/百公里。
这样就能粗略计算一下了。
纯电续航1000公里的车最少需要150kwh的电池。
150kwh的电池组重量大约1000公斤。
150kwh的电池光电芯就需要16万5的成本。不算电池组的管理、散热模块等。
所以暂时还不会有这种1000公里续航,25万的电动汽车。一方面电池组太重,另一方面还有成本太高,这个价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