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天气历史最低温度是多少
历史以来冬天最冷零下27度,出现在1958年的德州。
在2024年,山东区域内全年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22.6度,出现在滨州的阳信。而在2024年12月30日,受寒潮影响,山东省大部地区气温达到今年以来最低值,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0度以下,济南的商河最低气温为零下17.8度。
2024寿光供暖延长吗
1 目前尚不清楚2024年寿光供暖是否会延长。
2 具体是否延长,需要查看当地的气候变化、政策规定、市政设施等相关因素。
也需要考虑经济和资源方面的限制。
3 如果确实延长,对居民来说将会提供更为舒适的室内温度,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节能环保等问题。
因此,未来寿光供暖是否延长,需要在多方面权衡和考虑。
1 暂无确定的消息,无法确定是否延长供暖时间。
2 一般来说,供暖时间的延长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当地气候、能源储备、政策法规等。
3 如果2024年寿光的气候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供暖时间延长;同时,如果政策法规发生变化,也可能对供暖时间产生影响。
因此,具体的情况需要视当时的情况而定。
会延长。
从寿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为有效应对低温天气,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现将2024—2024年度供暖季时间进行延长,延长时间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延长供暖期间增加的费用由市财政承担,不再向居民收取。
1 目前还没有公开官方通知确认此事,因此无法得出明确结论。
2 通常情况下,供暖时间会根据气温和气象条件来确定,如果气温较低、天气较恶劣,则供暖时间会相应延长。
3 建议关注官方通知或者当地政府相关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到供暖时间的具体安排和延长情况。
1 目前尚未确定
2 寿光市政府已经表示将根据气温和供暖需求来决定供暖时间,但具体时间尚未确定。
3 如果供暖时间延长,居民可以更加舒适地度过冬季,同时也需要注意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通河道青河通车吗今天
还没通车。预计今年6月30号全线通车。4月25日小清河寿光段完成浇筑。为桥梁通车打下基础。小清河工程是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目前各项工作逐渐进入收尾阶段。建成后小清河将全面具备船舶通航条件,对于提高寿光市,东营市两地交通发展海河联运具有重大意义。
通河道青河通车
济南奥体西路跨小清河桥已经于今年2月3日建成通车,该桥是奥体西路北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车后华山片区接上南北向主干道奥体西路。这两座桥的通车,进一步完善了济南东部片区的交通网络。
最近玉米价格会连续上涨吗
肉很贵,菜很便宜,这几乎是几千年来所有中国人的朴素认知。
但今年,这个传承了几千年的朴素认知,被打破了。
从过年开始,猪肉价格就一路猛跌,夏天的时候跌破了成本价,如今已经在多个城市出现了个位数售价的肉。
前腿肉每斤8.8元,后腿肉每斤9.5元,带皮小五花肉劲爆价每斤7.8元,类似的新闻在多个城市的报纸上屡见不鲜,精品猪肉的价格也一般在每斤十几元左右,就连排骨,20多元/斤都可以拿下。
每个城市的肉价都不同,但差别不会过于巨大。
这价格,早就跌破了猪肉的成本价,养殖户是在挥泪甩卖。
在肉价跌到了离谱的低价后,因为天灾的影响,中国多个蔬菜产地遭到了洪灾和台风的袭击,产量大降,导致了部分蔬菜价格暴涨,涨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价格。
菠菜,15.98元/斤!
在同一个超市,一斤菠菜可以买接近2斤前腿肉,这简直就是离谱,完全颠覆了物理定律和烹饪届的常识。
而暴涨的蔬菜还不止一个,大多数不耐储存的叶子菜都涨得很离谱,只不过菠菜价格最突出而已。
菜比肉贵,还贵这么多,很多中国人活了一辈子都没见过,简直就是奇观。
别说普通市民没见过,就连很多菜贩子都对记者说:
“卖菜几十年没见过这样的菜价。”
菜比肉贵,面有菜色成为奢侈品。
要炫耀自己有钱,古人说“我可不是吃素的”,而现代人就不一样了,要体现出自己有钱,你得说“你爷爷我全家都是吃素的,今天中午刚生啃了3斤菠菜。”
还有人不服,就直接掏出一把菠菜砸他脸上,对方必怂。
为什么个别蔬菜价格会上涨的如此离谱?
因为在去年八九月份,北方多个农业大县遭到了洪灾的袭击,同时台风还袭击了南方的部分地区,随后又迎来了连绵阴雨天气。
大量的蔬菜被洪水泡了之后直接烂在了地里,导致蔬菜减产严重,尤其是经不起水泡的叶子菜。
蔬菜是一种极其不耐储存的东西,保质期连一天都没有,清晨收割的菜到了晚上就基本废掉了,因此必须当天采当天卖。
为了保证蔬菜能够在上午之前抵达菜市场,给蔬菜运输留下足够的时间,很多菜农都是凌晨0点下地收菜,保证菜能在凌晨1~2点之前装车运走。
绑在头上的照明灯,是菜农的标配装备。
蔬菜这种保鲜期极短的特性,导致蔬菜的生长安排都是轮动的,保证每天都有新鲜的蔬菜恰好成熟到可以收割的地步。
蔬菜的生长周期极短,大概30~60天就可以收割,这也让蔬菜的生长轮动成为可能。
而这个生长周期,也是八九月份洪灾导致10月份菜价暴涨的原因。
八九月份的那波洪灾,被波及的菜地首先肯定是全军覆没,然后在等待洪水退去以及地面干燥的这段时间里,都是不能播种的,因为土壤水分过多,缺乏空气。
养过花的人都知道,被水分彻底浸泡土壤,能让花的根系因为缺乏空气而彻底烂掉,自然也能让刚发芽的种子彻底烂掉。
搞了一个菠菜种植基地的杜伟在灾后曾向记者表示:
“地里还湿着,下地还粘脚,根本翻不了地,还得再晒上几日,让地干一干,现在就愁着播种。”
被洪灾波及的蔬菜种植基地,根据阴雨天气不同,会有长达10到20多天时间,其农田完全不能种植任何蔬菜,一直到土壤水分挥发到足以种植的地步,被台风袭击的地方好一点,但十天左右不能种菜也是常态。
这20多天的完全空档期,导致蔬菜的供应出现了一个极大的缺口。
40多天后,轮到这些地方的蔬菜上市时,菜突然没了,然后持续供应不足。
根据市场供需原理,菜价暴涨是必然结果。
但洪灾只是袭击了部分省份部分地区,为什么会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菜价上浮?
这就要提一下中国的菜篮子工程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蔬菜供应是严重不足的,大部分蔬菜都是农民自己随便种的,吃不完的才顺手卖到周边城镇一点。
农民靠卖菜赚不到几个钱,市民也吃不到什么菜。
蔬菜供给不足,是一种常态。
别以为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只是穷的吃不上肉,但其实也穷的吃上不上菜。
一到冬天,市民们就成车成车的往家里拉白菜,囤白菜过冬,是一代,乃至于世世代代中国人流传下来的记忆。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国家认为,要解决吃菜难的问题,关键在于降低种菜成本,要让市民吃得起菜的同时,还能让种菜的人赚到钱。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提升种菜的效率,小农式的传统种菜模式是肯定无法达成这一目标的。
因此,中国的蔬菜产业要规模化,集中化,效率化。
大规模的建立蔬菜种植基地,用规模化的形式提升种菜效率,降低种菜成本,然后通过发达的物流把集中种植出来的菜运送到全国各地。
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居民吃菜难的问题,还能解决农村居民收入低的问题,简直是一举两得,完美无比。
这个宏大的工程就是鼎鼎大名的菜篮子工程,农业部在1988年提出了这一概念。
到1997年底,全国共建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约4000家,初步打造了覆盖全国的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连接蔬菜生产基地和零售市场的"菜篮子"市场体系,各地政府也为蔬菜车打造了进城绿色通道,把菜篮子工程当作政绩的考核标准。
而全国的大基建的持续建设,让物流体系极度发达,也让全国级大规模蔬菜基地的建设成为了可能。
章丘县成为了大葱之乡,金乡县成为了大蒜之乡,玉田县成为了大白菜之乡,曹县成为了芦笋之乡,曲堤镇成为了中国黄瓜之乡。
曲堤镇以一个镇的体量,搞了2.6万个黄瓜大棚,在2024年全镇种出了13亿斤黄瓜,足够全国人每人分一斤。
这么多黄瓜曲堤镇的村民肯定是吃不完的,不运到全国进行销售,那这么多黄瓜就只能都烂在地里。
类似的蔬菜种植基地,在全国到处都是,这些地区通过大规模集中化种植,用最低的成本种出了最好的蔬菜,从而闻名全国。
这就是菜篮子工程建设30多年结出的硕果,让中国人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吃上种类丰富的蔬菜。
中国的人均蔬菜消耗量,高居世界第一,实现了很多发达国家的都无法实现的蔬菜自由。
很多西方政客说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超过了汇率的体现,因此中国并不是发展中国家,GDP应该再乘以好几倍,所以不应享受发展中国家的待遇。
其核心证据,就是中国的蔬菜等农副产品的价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菜篮子工程让中国人得到了质优价廉的蔬菜供应,但这种规模化特别集中的蔬菜基地建设,也导致了一点问题。
在本轮全国菜价暴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现象:
第一个现象是不同蔬菜的涨价幅度完全不同,而且差距极其离谱,菠菜的价格能涨5~7倍,而有的蔬菜价格几乎原地不动。
第二个现象是不同城市的涨价幅度也不同,有的城市菠菜15元/斤,有的城市10元/斤,有的城市七八元就能买到,确实都比以前贵,但彼此之间居然有接近一倍的差距。这在市场经济体系里是不可想象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蔬菜种植基地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如果某个蔬菜品种有多个种植基地遭到了极端天气的袭击,那这个蔬菜就会大涨价,而那些只有零星种植基地遭到极端天气袭击的蔬菜品种,就不涨价。
那些XX之乡虽然产量惊人,但地盘可不大,一场洪灾能把这个XX之乡给整个淹了。
虽然其他地区也有同品种的种植基地,但短时间内自然很难弥补这个缺口,因此不同蔬菜品种之间的涨价幅度差距非常巨大。
而蔬菜种植基地除了凭借规模优势取胜之外,还有人凭借距离优势取胜,搞定点供应来获取市场。
比如说山东寿光的蔬菜,主要供应北京,而山东临沂一带的蔬菜,主要供应上海和南京一带。
很多蔬菜种植基地,也有类似的习惯。
当这些定点供应的蔬菜种植基地遭到了极端天气的袭击时,自然会导致相应的城市菜价波动巨大。
整个蔬菜供应体系有自动调节供需的能力,但极短的时间内是无法做到完美调节的。
如果是当初小农小户零散供应的系统,哪个地区遭灾了就哪个地区没菜吃,其他地区完全不受影响。
而如今的菜篮子工程把整个中国串成了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蔬菜供应体系大规模的分工合作也带来了当某个环节遭到极端天气袭击时全国菜价都会波动的风险。
虽然如此,但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菜篮子工程,也许你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吃到的菜价,也许都比遭灾后的菜价还要贵。
当菜价大涨后,我们能做什么?
换句话说,是如何应对高涨的菜价。
其实很简单,大家不必对菜价大涨过于敏感,因为这种事情一定是短期行为,极短的时间内菜价就会恢复正常。
蔬菜和猪肉不一样,养猪很麻烦,要恢复猪肉产能耗时非常之久,没有一年多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大规模提升猪肉产能。
肉,确实比菜高级,从生产流程上就高级很多。
蔬菜的产能恢复就不一样了,那不是一般的快。
大部分蔬菜的生长周期短的令人发指,尤其是叶子菜。
菠菜不仅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而且播种后30~50天就可以收获,平均种植周期仅为40天。
我哪怕从今天才开始找一堆空地种菠菜,40天后就能大规模上市。
这么好种的货色,能15块/斤?比前腿肉还要贵两倍?你觉得猪肉养殖户会服气?
事实上,洪灾后第一批播种的菠菜应该已经接近成熟了。
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是哪天播种的,反正不可能是昨天。
根据洪灾影响时间推算,最多10~20天后菠菜供应量就会大幅增长。
最迟最迟,也不可能超过40天,因为菠菜的种植周期仅为40天。
极大概率,半个月后菠菜价格就下去了。
菜篮子工程带来的蔬菜种植基地,是社会化大分工的产物,所以请不要怀疑其专业能力和生产规模,他们恢复生产的速度会快的令你震惊。
因此,15元/斤的菠菜注定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消失,菜比肉贵这种奇观我们也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欣赏到,因为蔬菜的种植周期实在是太短了,尤其是叶子菜简直是短到令人发指。
只要忍半个月,便宜的叶子菜马上就会再度来到你的菜篮子。
而在这半个月里怎么办?
简单啊,我们可以吃肉啊,蔬菜只是副食,又不是刚需,虽然个别蔬菜品种涨价离谱,但不涨价的也有不少,随便选几个替换,撑上几天不就行了。
肉不香么?猪肉那么便宜,生猪养殖户那么惨,你就不能多吃点肉救救养猪户么?
穷得吃不起菜,没关系啊,你吃肉不就完事了。
猪肉饺子,红烧肉,都给安排上。
那位说吃不起蔬菜的阿姨对记者说,我们现在都改吃肉啦。
晋惠帝曾经给饿到只能挖野菜啃树皮的饥民们出了一个主意,"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既然吃不起饭,为什么不吃肉呢?
因为这句话,晋惠帝被嘲笑了上千年。
但到了今天,我们发现晋惠帝原来被误解了,这句话只不过早说了千年而已。
如今大家吃不起青菜,没关系。
何不食肉糜?
这样的情况,是由种种巧合因素带来的,极其罕见,也极其短暂。
在菜篮子工程的保障下,中国人的蔬菜供应量会以恐怖的速度恢复,所以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必定是短暂的奇观,一定会迅速消失。
而猪肉价格如此之低,比成本线还要低一大截,这也不正常,早晚肯定是会涨回去的。
菜比肉贵,这种情况是奇观,但必定很快就没了。
半个月后,菠菜等蔬菜会堆积如山,这是我给大家推测的时间周期。
所以在这几天,趁机多吃点肉吧。
近两日猪肉价格又回升到27元以上!是否能投资养猪
谢邀。农付产品产量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制约,价格又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因此常出现”豆你玩”,"蒜你狠"现象。生产者感叹价好热销手头没有货,丰产有货又滞销增产不增收。养猪也是这种情况,肉价低迷就出现杀母猪,肉价贵时又快速投栏喂养。只是三十养猪赶不及初一宰,当生猪出栏时价格可能又回落了。
大家好,我是长江三农,专注生猪价格行情。目前养猪成本线每斤10元,而猪价平均17元/斤,也就是说一斤猪纯收入7元,一头300斤生猪纯收入2000元,年出栏500头猪纯收入100万元,因此,现在投资养猪是可行的。
一、下半年生猪价格行情先略涨,后回落
生猪从怀孕到出栏大概需要14个月,目前养殖场都是自繁自养,不敢购买种猪、能繁母猪和仔猪饲养,因为非洲猪瘟疫情仍然没有完全消灭,引进生猪风险较大,尽管能繁母猪产能连续8个月增长,增幅23.3%了,但去年9月生产的仔猪出栏可能要到11月份,生猪目前供应仍然偏紧,餐饮业复工复产,使猪肉需求量大增,屠宰企业近期不得不加价收购屠宰,屠宰成本增加了,猪肉价格必须上涨才能盈利,屠宰只能将成本转嫁到下游市场,到消费终端,猪肉价格又回到27元/斤了。近期南方仍处“梅雨”季节,给生猪调运带来困难,加上5月份出栏一批生猪了,进入7月出栏生猪越来越少,生猪价格可能在7月——8月份还会略有上涨,猪肉价格也还有略涨行情,但幅度有限,进入10月份出栏生猪会开始上升,会有生猪投放市场,生猪价格开始回落,猪肉价格也随之回落。
二、养猪今年仍然是暴利行业,没有价格风险,但价格不会大涨,猪肉价格会在9月率先回调
毋容置疑,今年养猪仍然是暴利,生猪产能恢复正常年份水平可能要到明年2月份,2024年生猪价格行情是震荡缓慢下降行情,由于生猪都是自繁自养,饲养周期长,规模养殖场都是饲养300斤以上才自己屠宰批发销售,猪养大一点,更值钱的,所以目前规模养殖场都普遍存栏压栏惜售心理,造成市场缺猪,在浙江一家500头规模养殖场,生猪110公斤存栏很多,但就是不屠宰,必须养殖到300斤才屠宰上市,因此,猪价格暂时可能不会下降。今年养猪没有价格风险,挣钱是没问题的。但猪肉价格可能率先回落,今年有消息披露,有两家企业从国外进口猪肉,可能到港,每年7月——8月份是我国进囗猪肉高峰期,预计8月份会有更多进口猪肉进入我国市场,猪肉会像上半年一样,不会断供的,价格稳定。据规模养殖场老板介绍,生猪价格在11月开始下降,猪肉价格也会大幅度下降的。
近期猪肉不会再上涨了,因为7月——8月份是猪肉消费淡季,猪肉需求量会稳定下来,加上天气晴朗后,生猪运输也随之恢复正常,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增长,生猪出栏也会增长,猪价格就此迈入正常价格水平,养猪企业目前都升级改造了,开始自繁自养,自屠自销售,一大批养殖场陆续投入生产,投资养猪什么时候都可以,但必须上规模,上档次,中小规模养殖场是不抗风险,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