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台头这天可以剃头发吗
肯定能啊!不但能而且这一天大家为了讨个好彩头都会去理发的。
1、农历二月初二,在唐代时就被称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据说在唐朝时,中和节本来定为农历的二月初一,而且这一天,官员会休假一天,皇帝会在宫廷内宴请群臣,还要向身边的大臣赏赐一把制作精美的尺子,要求官员办事要有尺度,执法公平公正。
2、另外,民间也有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过了这个节,就农民种田种地就会风调雨顺。而所谓的“龙抬头”,是指万物冬眠,百虫苏醒。因此,二月初二也被称为“春龙节”。农村还有一句口头禅:“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阳气回升,大地解冻,也是耕田施肥的时节。
3、这时的天气,由寒变暖,大地回春,蛰伏冬眠的昆虫也开始逐渐活跃起来,而农民也由懒散休闲的时光进入农忙劳作的日常了。
4、关于龙抬头,在北方和南方也各有说法。在北方,是这样说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而在南方,二月初二也被称为踏青节、或挑菜节。
本周五就是二月初二了,大家的家乡都有什么风俗吗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又叫“春耕节”、“春龙节”。我是山东胶东的,二月二我们这风俗很多。
1.炒玉米,爆豆花:传说武则天夺唐室江山做了皇帝,恼了玉帝,下令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龙王不忍,违旨给降了一场雨,玉帝便将龙王贬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并立碑敬世:“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百姓为了救龙王,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炒玉米,爆豆花。玉帝看到人间一片金黄,以为金豆真的开花了,就放龙王。龙王抬头,腾空而起,并带来一场春雨。从此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也有了二月二,炒玉米、爆豆花的习俗。
2.敬碾子:青石碾子是龙的化身。过去有敬碾子的风俗,不过现在没有碾子了。
3.理发:有“正月不理头,理头伤舅舅”之说,二月二,出了正月,新春伊始,万物复苏,理理发,以新的面貌,开始耕作,博个好彩头。
4.洒灰囤:用草木灰,在院中洒成粮囤图形,喻意五谷丰登,粮满囤。
还有串“龙尾”,剪“灯笼尾”等等好多习俗。
(图片来源网络)
大家好,农村燕姐
二月初二,龙抬头。
在我家乡,二月初二父亲一大早就开始忙了,因为我的家乡出名的腊肉好吃,因为是用柴火下面烧火上面烟,所以吃起来特别香,而且能放两三年,不变质不变味,时间越长的腊肉越好,父亲首先把半边猪头煮熟,再拿一只猪脚也煮熟,拿块肉也煮熟,现在的人应该不知道要干嘛吧😓
全煮熟了,摆上八仙桌,把神纸,香,腊烛,鞭炮全准备好,就摆放在大门口前面的大坪里,一切就绪,开始点燃腊烛,再把香点着就开始行拜大礼,大礼过后再烧点纸钱,跪下求龙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源广进,家庭幸福,健康快乐,这就是我农村人二月初二龙抬头的风俗
我主养殖竹鼠🐱兔子🐰鱼🐟鸡🐔全程直播打造竹筒酒
种植,花生,玉米,黄豆,红薯,纯手工制作红薯粉,红薯丝,谢谢,喜欢我的朋友关注《农村养殖1978》观看全程直播
二月二,龙抬头。我的家乡有理发、吃春饼的风俗。
一是要理发。二月二这一天,是理发店生意最好的一天。有的人为了“第一剪”,会早早去理发店排队。因为二月二龙要抬头,我们也要沾点“龙运”,理理头发,也学“神龙”抬一抬头。预示着新的一年,春天到来,各行各业都要重整旗鼓,从头开始,大家过完年了,积攒了一年的能量要在新的一年里发挥出来。
同时,我们还有正月里不能理发的风俗,说“正月理发死舅舅。”大家一个正月没有理发,头发也长了,而且,天气转暖,人们也应该理理头发。其实,“死舅”与“思旧”谐音。当年清朝入关后,要求汉人全部要理发,与满人保持同一个发型。但是,为了抵制清朝的“剃发令”,再加上中华传统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伤”的思想根深蒂固,大家当然不愿意理发。顺治皇帝还下了“留发不留头”的死命令,以强力推进“剃发令”。老百姓不敢直接对抗,只能以“正月里理发死舅舅”的说法来“软抵抗”。
再一个风俗,就是吃春饼,叫做“吃龙鳞”。大概是春饼的形状和龙鳞的形状相似。把面和的软软的,也有的是和成面糊,在锅上烙薄薄的面饼。春饼里面还要包菜,这个菜叫“合菜”,大意是取“和气生财之意”,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大家和谐美满,多多发财。“合菜”用瘦肉丝、豆芽菜、韭菜等炒一起,因为豆芽菜需要“生发”而成,取其“发”之意,韭菜与“久”谐音,就是长久发财。现在发展菜品种类就很多了,有土豆丝,有豆角丝,或者干脆卷鱼香肉丝。把饼铺平,抹上甜面酱,再放上大葱丝,然后把菜放在饼上,从一头卷成“筒状”,吃起来口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