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的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哪个国家环境最好,哪个经济实力最强
北欧5国,自然资源丰厚者非挪威莫属,油气+水产,使得它人均GDP第一。其次是瑞典与芬兰,丹麦与冰岛属第三档,国土太小,资源(尤其丹麦)差些。
经济战略和总量瑞典第一,拥有许多世界级品牌,创新能力强;丹麦、挪威、芬兰属第二档,冰岛居末。
从历史看,瑞典、丹麦一直“高高在上”作为统治者,地位与影响高于其他几国。
从生活水平看,五国均为高福利发达社会,彼此没有羡慕与嫉妒。
去哪儿看极光最好?芬兰、瑞典、丹麦还是挪威
非常幸运的,本人曾两次在北极圈内目睹极光。
一次在挪威,一次在瑞典。
请看照片,第一张照片是在挪威的罗弗敦群岛拍到的。罗弗敦群岛位于北极圈内,是北大西洋靠近斯堪的纳维亚大陆非常漂亮的岛屿群落。
上图:罗弗敦群岛拍到的极光,实际强度较低,肉眼依稀可见灰白色泽
当时是在9月份,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一踏足罗弗敦群岛的第一个晚上就看到了极光。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也并不是特别出彩的极光。我估计强度大概在3级。但那是人生第一次见到极光,万分激动的感觉无法言明。
因为第一天很疲倦,第二天晚上才带着器材外出拍摄极光。但第二天晚上的极光强度就不大理想,只有2级左右。不过靠着长曝光30秒的作弊方式,还是拍出了极光的效果,一般如果有3级以上的极光,曝光时间10秒以内就足够了。
第二天见到极光,是前不久8月份在瑞典。没错,8月份的北极圈还是夏天。白昼时间很长,是很不利于观测极光的。但我还是赌在了8月底能出现的天文暮光(Astronomical Twilight)时间看极光。所谓天文暮光期间,是指太阳在地平线12°-16°期间。这个时候天空都无法做到全黑,只有在太阳位于地平线下16°才会真正进入黑夜。
不过,相对较亮的极光理论上还是能看到的。
当时在北极圈内呆了6个晚上。第一个晚上天气晴朗,都极光基本没出现。然后第2-5个晚上每天下雨。到第六个晚上的时候,开车经过瑞典北部区域时天气晴朗,当天看极光预报能达到5-6级,非常激动。结果到了晚上又开始下雨。
但我很不甘心,我是第二次带老婆来北欧了,第一次带她来的时候没看到。这一次在北极圈内这么多天,看不到实在心有不甘。于是驾车往北狂奔,终于找到了天晴的地带。目睹到了强度超过5级的极光!即使在天边还微亮的情况下,甚至都肉眼可以看出极光墨绿色过渡到玫瑰色的色泽。
一般情况下,肉眼见到的极光其实是灰白色的,并没有相机拍出来那般绚丽。但是当天极光之强,即使在肉眼观看下都能有绚丽的色彩,把我们兴奋得不行。真是毕生难忘的经历!
较为可惜的是当时没有带好的器材,只能用手机拍摄。考虑到手机拍摄,这样的极光已经很绚丽了吧。(请参考上图)
好了,言归正传。什么地方适合看极光?根据个人经验,其实在北欧,北极圈以内的地区看到极光的几率都较高,也就是说挪威、瑞典、芬兰在北极圈以内的地方都很适合看极光。相对来说,芬兰离磁极点较远,因此需要去更被的地方看,而挪威则相对可以不用那么北。北极圈以南的地方就比较难。而冰岛虽然不在北极圈内,但磁纬度较高,所以也是个看极光的好地方。
上图:白圈为极光带(Auroral Oval),红色箭头是北磁极
从挪威特罗姆瑟经过芬兰到瑞典有一条E8公路,被称之为“极光之路(Northern Lights Road)”,这条路上肯定适合看极光。
上图:笔者本人航拍的E8极光之路,此路段位于芬兰东北部高原
但天气是个不可忽略的要素。冰岛虽然在极光带内。但冰岛很容易出现极端天气,一年大半时间在下雨,想看到极光还真不容易。
挪威的罗弗敦群岛也很爱下雨。笔者第一次去就碰到晴天实在是运气太好。罗弗敦群岛下雨的时间远比晴天多。所以相比之下,气候相对干旱的瑞典北部、芬兰东北部地区就很适合看极光。如瑞典的基律纳(Kiruna)、阿比斯库(Abisko)就不错。但考虑到最近瑞典不大地带,还是推荐去芬兰的基尔普斯耶维(Kilpisjärvi)。
另外,作为一名科普问答专家,我也为大家制作了一套精美的极光科普图解。可以好好看看哦。
个人最推荐芬兰。但是看极光不仅仅是地区的差异,还有时间的选择,还要加上运气。
芬兰的Rovinemi是拉普兰地区的一部分,是观察极光的一个重要地方,但由于纬度低,KP指数必须达到3以上才能看到。但是,如果你想更完美充实的旅程,芬兰无疑是你的的绝佳选择,这里还有很多活动可以选择,如圣诞老人村、芬兰式沐浴、雪橇等等。
看极光都有一个时间段,这里是从9月到来年的3月,然后11月到2月是一个极光比较频繁的时期。
没有什么照片能显示出极光的美丽。当你在苍茫的雪地上,周围是静谧和极致黑暗,时间和空间都变得不清晰,就连自己的心跳都听得一清二楚。你不知道半透明的极光落下需要多长时间,但当它到来的时候,照亮了整个天空,变化着,每一秒都是不同的——明明在一片寂静中,却仿佛有一首旋律在耳边回响。无论你是站着,尖叫,甚至是趴着,它都沉默着来临——这是大自然最宽容的礼物。
需要做的准备:
1.最厚的衣服!相信我,因为 你会在户外呆很长时间,而且几乎是静止状态, 我当时带去了最厚的衣服,还套着一件酒店提供的防寒衣,一个小时后全身仍然冷得颤抖,甚至无法触摸相机按钮。热水、暖宝宝、手套、帽子、厚厚的靴子、防潮垫等等,所有能够保暖的东西尽可能的携带。
2.三脚架,这个无需争辩,一定要带。
3.快门线,天气冷的时候,你会想把手伸进别人的衣服里取暖,肯定不会想按着快门。
4.广角镜,只有广角才能显示出极光的壮丽。
5.敬畏大自然的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光芒。
【点击关注景小旅游摄影,带您了解更多旅游资讯】
二战期间北欧国家 (丹麦,挪威,瑞典,芬兰) 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瑞典
众所周知,二战中瑞典作为中立国存在的,但是实际上,在1940年,瑞典政府允许德国的物资在瑞典国境运输,并且实际上瑞典帮忙承载了很多运力,并且在1941年,德军为了绕道芬兰,和瑞典签署了合约,从而使得德国军队携带武器装备借道瑞典,然后进军芬兰,德战机可以路经瑞典领空,海军可以停留在瑞典的港口不超过24小时。
不过瑞典也并没有就此放松警惕(捷克斯洛伐克的坟头草还没长出来呢),瑞典政府大幅度提高军费,并且重新训练部队,从下图可以看出,瑞典地势同样比较险要,易守难攻,德军想拿下也要大费周章,所以瑞典一直维持着中立国的身份
丹麦
为了对挪威的进攻做好充分的准备,入侵丹麦则是无法避免的。4月9号德国的铁蹄在丹麦前进。
1940年4月30日,德国外交部向斯塔万格德国大使馆寄去密电,要求阿伦戴尔转告丹麦政府“德国政府寻求和丹麦进行在友好基础上的互利谈判”。
显然这是不怀好意的,丹麦当机立断向伦敦和巴黎发出求助,当然,张伯伦和达拉第并不会对他援助。迫于无奈,5月6日,在柏林的帝国总理府,丹麦特使,前外长斯克维尤斯代表丹麦在《德国-丹麦友好合作条约》上签字,而部署在德丹边境上的部队,也开始被分批调往德国西部。
1.任何危及“德国丹麦的友好合作关系”将视为违法行为,这违背了丹麦宪法的“禁止审查”规定
2.德国入侵苏联,要求逮捕丹麦的共产党人。丹麦只能被迫遵寻并逮捕了339名共产党议员。
3.断绝海外贸易和遣散大部分军队,只能维持在2200人左右
不过这也不能怪丹麦,它和德国之间实力差距太过悬殊根本不存在赢的可能性,不如选择用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免遭战祸。
芬兰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为了报当年在苏芬战争的一箭之仇,选择加入了对苏作战。但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轴心国成员不同,芬兰并未成为轴心国成员,并且芬兰军队在收复苏芬战争被迫割让的领土后,不采取任何积极进攻政策。对于被俘苏军,芬兰给予了不同于德军的优待,就算希特勒许诺多少空头支票,芬兰也没有采取下一步举措。
1944年,芬兰通过秘密渠道与苏联进行了磋商并签署了停战协议,同时芬兰政府通知德国政府,要求驻扎在芬兰北部的德军离境。在要求被拒绝后,芬兰调转枪口,将拉普兰地区的德军武力驱逐。
挪威
德国在挪威的进攻和占领做的是很有难度的,挪威是欧洲除苏联外抵抗德国侵略时间最久的国家。(我在乳髪。)五万五千名挪威士兵面对十万的德国人进行了长达六十七日的抵抗,以牺牲一千三百人的代价击毙了一千七百名德国侵略者。
就算是在德占时期,由共产党和爱国同盟组织的地下抵抗运动此起彼伏,使德国军队和盖世太保忙于镇压而疲于奔命。在二战结束,挪威仍有四十万德国军队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