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950松子和800的区别
东北950松子和800松子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大小和密度:950松子个头较大,密度更高。
- 肉质:950松子肉多肉厚,吃起来有一种类似吃肉的感觉,口感较好;800松子个头小些,重量轻,肉也小些。
- 用途:950松子适合送人,因为它通常被包装在礼盒中,比较拿得出手;800松子适合自己家里吃,性价比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商家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松子。
950松子是松子里的极品。首先它个头大,密度更高。再者,它肉多肉厚,吃起来有一种类似吃肉的感觉,总之口感很好。一般送人的礼盒,选的都是950松子,非常拿的出手。相比之下,800个头小些,重量轻,所以里面肉也小些。800松子适合自己家里吃,性价比还可以,不适合送人。
东北平原年降水量小于800mm却是湿润区的原因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位于中部的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河流众多,水系发达,东北平原所在地年降水量虽然小于800mm但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以降水量和蒸发关系对比来划分的,所以东北平原年降水量,虽然小于800mm,但蒸发量也小,所以成为湿润区。
东北平原为什么是湿润区
东北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是其地理位置条件形成的。北部有外兴安岭山脉横亘挡住北来南下干燥寒流;东部有锡霍特山脉挡住北极寒流;西部有大兴安岭纵竖阻隔西来的蒙古高原干燥寒冷流影响,东南有长白山脉南部面临渤海及黄海南来温暖湿润水气。中间肥沃东北大平原形成不完整的大盆地结构!东部跨越锡霍特山脉面临广阔日本海与北太平洋。固此海洋水汽来源丰富,但緯度高气温低蒸发少所以冬天能存雪,比同緯度的西部的内蒙古要湿润温暖。东北大平原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适合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东北三省是位置优越是中国在很重要战略之地!
中原远古时代也是湿润地区,但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历朝历代的砍伐,使中原地区植被破坏,气候干旱,土地贫瘠,环境破坏的恶果一直持续到现代,这点和东北生态良好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谢谢邀请,干湿地区是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水分情况,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与降水量和蒸发量都有关系。如果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也就是水分的收入大于支出量,则气候湿润;反之,如果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气候干燥。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通常可以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等四个干湿程度不同的地区。
方便起见,一般我们会从降水量指标来衡量干湿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多为“湿润区”,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的地区多为“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的地区多为“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多为“干旱区”。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四个干湿地区在我国都有分布,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地区,从湿润区逐步变化到干旱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但是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也分布有一片湿润区。
为什么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地区是半湿润区,而纬度更高的东北地区却有湿润地区呢?从年降水量分布图来看,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总体是相当的,多在400至800毫米之间,不过东北的东南部长白山地区,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东北地区降水最为丰富的地区,除此之外,东北地区的总体降水量没有比华北地区多。
那么,东北之所以有存在湿润地区的关键因素应该是“蒸发量”了,我国东北地区的纬度比华北地区高,属于中温带至寒温带地区,所以年蒸发量较弱,从而留在地表的水分就较多。东北地区少有干旱发生,从而也就存在部分湿润地区。反观,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地区,年蒸发量较大,使得水分蒸发较为强烈,每年在春季时经常发生“春旱”,在干湿地区上也就属于半湿润地区了。东北农业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