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周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青龙古镇
青龙古镇,古色古香古人古镇,是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告别城市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地址:太原市阳曲县青龙古镇
2、汾河二库
汾河二库在所有太原人民的心中是一个避暑极佳的地方。
地址:汾河二库位于汾河干流上游下段,坝址位于太原市郊区悬泉寺附近
3、马伦草原
马仑草原,当地人叫黄草梁,确切地说是一个地处管涔山脉,海拔2000余米,与芦芽山遥相对应的一个天然高山草甸。
地址:宁武县芦芽山景区
4、云顶山
一直很喜欢云顶山的原因就是山顶的草甸,登顶极目四周,使人豁然开朗,广袤、开阔的草地映入眼帘。平坦的草甸,就像是一张绿色的毯子披在山顶。
地址:位于太原市娄烦县。
山西太原周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平遥古城
一座安静的古城,经过岁月的洗礼散发着历史的味道,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完整地体现了历史文化特色。喜欢摄影的朋友可以来一场与古城的约会。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设计精巧,俯视建筑考究,是山西民居的翘楚,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云冈石窟
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景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比较显著。
杀虎口
“走西口”中的西口,即是杀虎口。作为古代的军事要塞和边贸重镇,杀虎口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走西口”不仅承载着晋商商帮的光荣与梦想,更铭写了山西人西口谋生的血泪悲情。背起行囊,踏着商帮的足迹,来一次对晋商辉煌的探索。
西火古镇
历史悠久,建筑错落有致,西火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红火无比。亭、台、楼、阁,庵、观、寺、院,应有尽有,故有“州五府八不灭西火”之美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古镇经历了一次涅槃重生。
绵山
是横贯山西中部太岳山的一条支脉,地处汾河之阴。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绵山总体面积为294.75平方公里,现开发旅游区面积为54余平方公里,它集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道寺院革命遗址于一山,可谓“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寺不古,无景不典”。
太原周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太原虽然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等头衔,本身也有不少的景点景区,但是说实话知名度大多不高,好不好玩的因人而异,再说了带女朋友出去玩,完全可以考虑稍微远点的地方,下面推荐几个。
一、太原市景点。
1、晋祠——太原最有名的景点,原晋国宗祠,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皇家园林,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
2、蒙山大佛——据说是世界最古老而且是第二大的石刻佛像,北齐年间开凿,元代被毁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时候佛头早已不知去向,现在的大佛是后修缮的,佛头也是重新雕刻的。
二、周边地市景点。
1、乔家大院——晋商大院的代表性建筑,位于晋中市祁县,距离太原市区大约6、70公里,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因为一部《乔家大院》闻名于世。
2、平遥古城——位于晋中市平遥县,距离太原市约100公里左右,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三、稍微远一点的景点。
1、五台山——5A级景区,佛教名山,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山西省最具知名度的景点,位于忻州市,距离太原市约200公里。
2、中国死海——运城盐湖,4A级景区,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湖面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可以在盐水中漂浮,位于运城市,距离太原市约400公里。
3、大同市——历史文化名城,距离太原市约280公里,著名景点有4A级景区北岳恒山、5A级景区悬空寺、5A级景区云岗石窟等。
4、壶口瀑布——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距离太原市约380公里,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绵山峰峦之上时,给人醒目感觉的并不是山中金碧辉煌的楼阁殿宇,而是山腰中层层待势生长的绿荫长带,那才是绵山明天的希望,那才是绵山明天真正引人自豪的呼唤!绵山共有20余座宫观,2000余间殿宇,仅大罗宫道教建筑群总面积即达3万平方米,蔚为壮观。一座座道观依山顺势而建,层层叠叠,一殿高于一殿,人工建造的天桥,似长虹骤起,把殿堂之间连接贯通起来,使游人信徒减少了登山之劳,同时,也把人间的聪明才智展观在峰峦之间,带来了几分勃勃生机和振奋之感。正是:“欲建神仙洞府,引来能工巧匠,开发宗教旅游,绵山再度振兴”。
一个春秋晋国大夫,在没吃没喝流亡的途中,看着疲惫不堪未来的国君重耳,靠在大柳树下,想日后复国的大业,系其一身,便到隐蔽处割股熬汤。重耳接过一盂肉汤,狼吞虎咽,喝个精光,问,哪里来的肉汤?还有没有了?介子推一瘸一拐,袍子上渗出一片鲜血。介子推说,别无所求,愿公子日后做一位清明国君!重耳终于返晋为君,晋文公重耳后悔当初未挽留子推,遂率众臣亲来绵山,几寻不见子推。包藏祸心的狐偃借口子推是个孝子,唆使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迫子推出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子推母子守志不出,终焚绵山。感天地,泣鬼神,这一幕就永远定格在世人的脑海,常闻常新,令人感慨万千。
抱腹寺是绵山的主要景区,北面有铁索链,攀援而上,可达摩斯塔、铁瓦寺,能观云海、日出、佛光。顺鸟道下行,有一个30平方米的小土丘,丘上竖一3米高的石碑,篆书“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这就是著名的开元古碑,碑文1200字,记述了抱腹寺的来历,成为难得的珍贵文物,碑旁有贺知章的题记。这块几吨重的石碑是由寺僧从岩沟拽到棋盘洞附近的。再攀云梯到抱腹寺前,而后又沿120级石阶和60级石阶到铁索岭下,手抓铁索,登上岭顶,这500米的路程,几乎都是75度的绝壁。 绵山虽高,可山高水高,山光水色十分诱人,自然景观处处可见。在龙头寺与大罗宫之间有长百余米、宽30余米的凹崖,崖壁裸露,中腰以下,突起十多个石疙瘩,大者如盆,小者如碗,表面长满厚厚的苔藓,山泉从石壁中渗出,沿苔藓“包”滴下。人造景观在现代文明社会可数年就形成规模,但树木葱葱的绿色景色,恐怕需数十年的绿化和巨大的投入。
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日,是绵山庙会节,每日有成千上万人朝山,大小宾馆住得满满的,有文艺演出,有经贸洽谈,热闹非凡。最为热闹的要数“挂铃”那天,所谓“挂铃”,就是将铸好的铁铃挂在抱腹岩石的内壁上,以期吉祥如意。挂铃的人是一些身怀绝技的勇士,将绳子系在腰间,从山顶吊在半空,利用绳子的晃动,将人悠进洞内,用铁钩钩住顶壁,打楔系铃。挂铃的全过程,惊心动魄,犹如杂技表演,许多人上山就是为了观看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当月光笼罩绵山时,喧闹开始躲进了大山的深处,虽有人工点缀的星点灯火和不时掠过的探照灯光,但大山那深沉、平静、若谷的胸怀,才是绵山的主旋律! 我虽爱绵山假日的喧腾,但我更喜爱绵山夜晚静静地咏叹!殿宇崇宏令人惊叹,当在绵山高大宽阔的怀抱中还是显得那么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