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滴滴高峰拥堵时段,大雨大雪天气,过节爆单阶段,司机没有溢价到底好不好
跑滴滴高峰拥堵时段和恶劣天气或者过节用车高峰情况下,司机没有溢价到底好不好?这个当然不好,有溢价是正常情况。下面详细探讨溢价问题。
1 .网约车:动态调价是运力的调节和选择
据网约车市场目前默认规则,不管是滴滴出行,神州,首汽,等网约车都有非正常情况下动态溢价问题,最高达到一倍至四倍不等的情况。行内称为【动态调价机制】
滴滴出行规定在早晚上班高峰拥堵时段,和大雨大雪等极端天气情况,还有过年过节时间都是临时调价从1倍开始最高两倍不等的溢价方式,来调节非正常用车高峰时期的用车费用。“动态调价机制”,是系统大数据计算的结果,几分钟左右就自动更新一次。主要是反映乘客叫车时周边供求关系以及路线本身对司机的吸引力。倍数会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而变化,可简单理解为,需求/供给的数值越大,倍数会相对越高。也就是说,在你打车时,车辆越多价格越低,相反周围的车辆越少,自己的乘车路线越偏僻,那么溢价就相对较高。同时,高价格也过滤掉一部分不是很着急用车的客户选择其他出行方式。
(溢价还分车型,地域:一般快车比较少,专车比较多;溢价多出现在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随时都有,小城市没有)
2. 网约车司机:动态调价调动了司机的积极性
根据网约车公司平台大数据分析,自从系统上线特殊情况下动态溢价后,早晚高峰拥堵时间恶劣天气非常时期的司机接单率有百分之五十上升到百分之八十。【溢价不是人工操作,是网约车大数据系统自动分析生成的】有效的刺激了司机接单积极性和服务动力。比如拥堵特别厉害有低速费用给予补贴,堵车很久一动不动的,司机就不会太担心自己利益收到损害。再如,滴滴打车的夜间服务费,在每晚十一点到清晨五点期间,所有订单都是1.3倍包含夜间服务费等措施。
3 溢价款项归属:订单溢价部分全部归司机所有
对于溢价而多出来的车费,滴滴出行除了平台订单正常提成之外,溢价部分都是给司机的”全部溢价部分都在司机的营业额中,此部分滴滴不扣除费用,同时也做为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有效的鼓励刺激司机在非常时期多接单,市场整体效果也非常明显。
综上所述,滴滴出行在非正常用车情况下的推出动态溢价问题,既有效解决了出行用车难题,也鼓励了司机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得到实惠的是司机。
这两天跨年元旦节日,在人流密集区,单量相当恐怖,在南宁市中心,晚上达到最高峰时,五分钟内发单量达到上千单,但待客车仅仅7辆。
有很大的原因是节日出行人数爆涨,突击用车,市中心拥堵不堪,很多司机正因为没有益价,积极性并不高,与巡游出租车不同,网约车在拥堵区域接驾成本更高,没有任何优势,出租车是你看到了拦下,网约车是在APP上呼车,本身因派单规则,就更费成本及时间,何况相当一部分乘客因排队久,等车久,可能早已选择其它交通方式离开,但订单未及时取消仍在排队派单状态,造成司机联系后才发现订单仍在,又忙取消,可是司机的时间与话费却浪费掉了,或者派到司机因堵车,行驶走了一半,在车流中排队的时候却被乘客取消订单了,往往会造成司机排队空跑或浪费油钱,话费,时间,最终不停在市区转圈圈都接不到一单成交的现象,怎可能不影响到司机的积极性,所以很多司机都会默默选择下线空驶离开市中心,不给市中心添堵,才会导致市中心用车更加紧张,我遇到过上述的两类情况,比如下面这三单,乘客因我处在拥堵地段的起点,都是我走在车流里排队时取消的,整整半个钟,车没停,空驶补尝那点都不够油费,怎不气愤。
所以我是主张用车高峰期益价的,而且高峰期拥堵区域,还应增加空驶补偿,接驾规则也应该在距离上减少到五百米路线上,而不是仍然是3公里内。司机们不易,有证无证都仍然在跑,整个市场本就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除去节日早晚高峰外,往常没单的时日,时段更多,本就盼节日及高峰期能多赚点,结果却因为人流密集拥堵无益价等特点与平常出车流水无差,所以变得明知有单却不敢接,老老实实空驶出去三四公里才敢上线的奇葩现象。。。。
所以高峰期益价很合理。。。。
很好啊!
昨晚成都春熙路滴滴一下排队6000+,司机都忙的无法上线接单了,直接街头拼客,二环以内50一位,三环以内100一位,出三环起步价150一位,大家其乐融融的一起跨年,那叫个好啊。
昨天夜里,南京!没有动态调价,接客3公里,送起步价!忙不过来直接50一个!有动态调价可以很大部分缓解运力紧张!可惜动态调价是国家不给搞的,涉嫌非法竞争!所以在节假日恢复不封顶动态调价很有必要!
越是爆单越不跑,为什么呢,接人两三公里,没有半个小时你根本到不了乘客上车地点。而且都是起步价单子。搞一个小时也就十块钱,还累个半死。这种情况就直接叫坐,爱坐不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