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被称为“海陆空”的小昆虫,听说一斤能卖上百块钱,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贵
“海陆空”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很多读者比较陌生,不过看图片儿大家应该都认识。这种虫子官方名叫蝼蛄,在地方有一些俗名如耕狗、拉蛄、扒扒狗、土狗崽等!是农村夏季最常见的虫子之一。
蝼蛄,在很多农村人眼里是一种地下害虫,在种植花生,土豆,红薯时,如果蝼蛄比较多,就会啃食地下果实,造成减产,农民在管理田地是每年都要进行药剂防治。
但是这几年,蝼蛄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农户所知道,蝼蛄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可以利尿、消肿解毒,对于大腹水肿、大小便不通等,效果明显。因为在治病方面价值的开发,这几年蝼蛄药用量逐年提升,因此在在国内形成了蝼蛄产业链,目前网上报价干货根据品质价位大概在20-50元/斤不等!
所以楼主这里说的1斤能卖上百元,我个人认为有点夸张的成分,在中国药材集散基地亳州地区,最优质的蝼蛄价位在50元/斤左右!
尽管蝼蛄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且用量在国内,逐年上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户就可以纯粹靠蝼蛄去挣钱,这个东西在国内的整体需求量并不是很大,许多药材经营者都有固定的收购渠道,因此,农户不应当盲目的去从事此行业。
“海陆空”多霸气的名字呀,不过在流芳这边都把这种虫子叫做“土狗子”,是不是非常接地气。在很多地方也把这种“土狗子”叫做蝼蛄,相信很多农村长大的朋友小时候在地里都是抓过这个东西玩的,两只大钳子长的是非常“霸道”,大家对这个东西肯定也不陌生吧。
❶:“土狗子”是可以吃的,现在有一些大城市的饭店也有推出过这么一道菜,在部分地区吃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根据这么一个现象来说,流芳肤浅的认为“土狗子”肯定是是可以吃的。
而且,流芳看头条上的朋友说,吃过的人都觉得味道不错,吃的人也很多,还说吃这个很养生,味道很不错很特别,做法一般就是油炸,煎比较多。和蝗虫,金蝉这一类的做法是比较相似的。
❷:“土狗子”的主要是在土里活动,带有泥土的腥味,流芳没有吃过这个,估计很多朋友也吃不惯吧,听朋友说只要是处理好的话,是没有味道的,吃起来就和蝗虫、竹虫这一类是差不多的。
随着最近几年的昆虫热,各种各样的昆虫都是被人发现可以吃了,其实很多昆虫在一些地方早就有食用的习俗,只不过以前信息不便,所以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❸: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些地方吃各种各样的昆虫的习俗也就被人发到网上了,瞬间也就火起来了,比如说吃竹虫在云南那边很多人吃,但是在别的地方就很少看到。
还有吃“丑屁虫”的,以前我是真的不知道这个可以吃。所以,现在也是很多人都开始想着养殖这些昆虫了。现在“土狗子”也是有人在尝试了。
❹:目前还没有听说有人大规模养殖成功的,当然这个药材方面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如果想养殖的话,只能是在食用方面下文章了,因为中国人吃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养殖技术的话,目前也没有特别成熟的。
“土狗子”本来就是一种药材,是可以入药的,具有利尿消肿、解毒的功效。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现在养生观念的崛起,现在很多虫子都是被人食用,因为这些虫子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而且又有药效。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第一次看到海陆空的小昆虫这种说法,认真一想,能够在空中飞,又能在陆地上跑,还能够游泳的农村小昆虫,也只有土狗子担此重任,土狗子便是学名为蝼蛄的动物,这种动物真的上百元一斤吗?答案是真实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
1蝼蛄市场价格。
蝼蛄主要用作药用昆虫,如果接触这个行业便会知晓,蝼蛄有专门养殖的养殖户,也有专门收购的商家,但是目前蝼蛄的市场价格并达不到100元每斤,有些地区的好品种,价格达到一百元以上也说不定,但是全国多数商家报价在70到85元之间,根据市场供求,还有质量好坏、品种不同,以及养殖地区不同,价格会有所浮动。
2蝼蛄用来做什么。
蝼蛄作用有三,其一便是刚才我们提到的药用行业,蝼蛄长到成虫之后,用沸水烫死,晒干之后备用,亦或者把活的成虫卖给商贩。
其二便是食用。很多人对这种昆虫爱恨交织,爱的是昆虫的味道,恨得是昆虫的价格,将收到的土狗子用炸、煎、煮、蒸,不同手段加工成风味食品。
其三便是饲料。小时候在上山捉蝎子的时候,出发之前,母亲会告诉我,遇到土狗子带回来,喂鸡子。每次回来,蝎子没捉到几个,确是带回来了一塑料袋土狗子、蚂蚱等昆虫,家里的小鸡吃的津津有味。
3蝼蛄为什么这么贵。
蝼蛄贵主要是因为数量少,野生蝼蛄,如果单靠光源引诱或者是徒手捕捉,每天难以捉到半斤,也就是用了一天的时间获得不到五十元钱,如果是养殖的蝼蛄,也需要较多的投入与较高的技术,另外更不可缺少的是市场需求。如果能够联系到厂家收购,那么进行人工养殖便是可行了。
4蝼蛄养殖技术。
第一步,用水泥建造长3米,宽2米,深2米的饲养池,下部填充1米后的土壤,压实,之后在上面填充20厘米的农家肥,再在表面撒上一层面秸秆玉米芯等,作为遮阴场所。
第二步,投种,可在野外用光源对蝼蛄进行诱捕,对捕获的蝼蛄进行筛选,去掉那些个子较小,有病,肢体残缺的,把健壮的投放饲养池内,每平方米投放十头即可。
不过在选择蝼蛄的时候要注意公母配合,公的会叫,母的不会叫,千万不要以为会叫的就是健康的,结果全选了公的进行养殖。
第三步,饲料喂养。蝼蛄吃玉米、麦苗、高粱等,精饲料有麦粒、花生饼等,在傍晚投食,冬季要在饲养池旁边搭建遮风屏障,池内要放秸秆进行保温。
第四步,便是收获,每年采收一次成虫,每年春季在池内20厘米腐殖土内筛选出可以出窝的成虫,之后便可售卖。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看到题主的照片,我就开始流口水了,不过也隐约感到手好疼。这不就是小时候我们在田地里抓的蝼蛄吗,蝼蛄确实也有“海陆空”三栖的能力,有短翅膀会飞翔,有坚硬的脑袋能钻进土里,在水中还可以忽闪忽闪的游泳,不过蝼蛄是害虫无疑,对庄稼的破坏力还挺大。我小时候在小麦地里浇地,放渠之后让水自己流,我自己闲着无聊就会在田埂上挖小坑玩泥巴,在水渠里摸啊摸的,有好几次都被蝼蛄咬到手指,猛的一抽手将蝼蛄带了出来,手指隐隐的疼。
不过那时候我们还不会去吃蝼蛄,毕竟这家伙长得丑陋,不是我们的菜,至少要长成知了那样子才会引起我们的食欲。
蝼蛄小时候我们叫它“土狗子”,因为它白天总是在土里拱着不出来,晚上了才出来行动,最让我们讨厌的是蝼蛄喜欢吃庄稼的嫩茎,对庄稼的危害挺大的,好在这玩意数量并不像蚂蚱蝗虫那么多。说起来蝼蛄其实就是蟋蟀科的一种,我老家在河北,土地里经常见到蝼蛄。
要说这玩意现在一斤能卖上百块,其实主要得益于它的药用价值,以及一些胆子大的人在夏季会烤着吃、炸着吃,据说富含高蛋白。
先说它的药用价值,蝼蛄在我们那里就是一味中药材,小时候发小父亲是一名中药医生,经常见他骑着自行车沿街收购蝼蛄的,最好是晒干的蝼蛄,所以我们小孩子平时就在地里挖蝼蛄晒干了卖给他,然后买冰棍吃。
蝼蛄这位中药材主要体现在对水肿、通便利尿有效果,经常和其他中药一起煎熬,我姥姥以前开的中药里就见到过蝼蛄干。
也正是这个简单的药用价值,让蝼蛄有了一定的估价水平。
再就是它的食用价值,蝼蛄没毒,吃植物嫩茎,有时候也在土里吃一些东西,总之就是高蛋白的东西,我也吃过几次,村里人做蝼蛄一般就是串成串烤着吃,要不就盐腌制一晚上第二天油煎着吃,味道和知了猴、蚂蚱差不多,反正很好吃就对了。尤其在夏季专门收购蝼蛄的人比较多。
综合来看,蝼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药用和食用两个方面,而且蝼蛄被人开发出食用价值后,野生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价格高点不难理解。
(文/阿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