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将取消“两桥两路”,外地车牌将纳入尾号限行, 你怎么看
不赞成外地车辆限号!地方法规,外地车辆有些根本不知道这些政策,岂不是害人?交通法规也应该以人为本,本质是规范大家的行为,对于外地车辆应该本着执法有爱、关爱群众的思想,无害通过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古语说的好“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方便通行、人性执法树立良好城市形象!
车牌限号目地是减轻拥堵,刚开始还有些效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已微,付作用显现,车辆总数大辐增加,有的人添置车辆,单双号都有,隔天便用,公交地铁乘员与日俱增,外地车辆限号更是给外地人办事增加困难如原需两天办完的则用三、四天。能不能真的改善城市拥堵也不可知。
江西怪招频出,上次搞外国人旅游景点免费或减价优惠,其它省的中国人仍得高价购票,搞得满城风雨。这次又搞外省车限号通行。难道人家千里之外来你省或经过你省还得看好日子?建议下次干脆你再搞个通关签证。这样,你就可算是个有独立主权的”王国”啦。
如果尾号限行被车辆增长抵消之后怎么办
很简单啊,先限单双号,单双号不够了尾号是一就只能一号,十一号,二十一号,三十一号开,对应起来,应该能应付一段时间,再堵咯按月份限,一月只能尾号是一的开,二月尾号是二的开,以此类推,估计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再饱和咯,国六,国七,国八,不行来个国十二,还有车上路??五年禁售燃油!五年整顿新能源电瓶车!!估计就不堵了!!!
尾号限制本身就不是解决机动车拥堵的解决方案。只能是临时解决方案,为寻找到更优异的解决方案,留出时间和空间。同时这个问题需要区分具体情况:1.三四线城市并没有那么拥堵。 2.有些城市在设计一个规划的时候就存在严重的问题,不停的拆拆建建。规划非常短视。 家门口不到500米的一条路,4年时间已经被弄了三四次了。 3.拥堵也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加重了这种现象。 这个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1.规划,适当的考虑中长期利益。 2.扶持城市的梯队,不应该让几个大城市承担过多的功能。为什么只把政策跟资源放到这几个大城市?难道其他地方就没有创新能力?为什么美国两三百万的人口城市也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3.让子弹飞一会。做了该做的动作,做了相应的引导,改善。拥堵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可以让相关的群体做出自动的适应和调整。 上下班岔开时间,没有必要非在繁华地段的公司可以搬离。人是有适应和进化能力的,会综合评估产生的成本和收益。
治堵车用尾号限行的办法只能缓解一时,犹如饮鸩止渴,只能解渴一时,长久看,于事无补。甚至有的家庭本来一辆车够用,既然限号不方便,索性再增购一台车。
我住在城乡结合部,出城办事喜欢开车,方便。进市中心办事喜欢打车或者地铁巴士,也是因为方便,如果开车的话,拥堵不说,停车没车位,停车费可能比打车还贵。要我说,1.放开限号限购,让大家随便买,随便跑,天天拥堵跑不动,你还开车吗?2.发展公交,让公交bus,地铁,出租车网络遍布各处,让出行方便快捷舒适。3.加强交通执法,特别是对乱停乱放及时惩罚。如果能做到这三点,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乱之后,交通状况会有根本性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