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节变“樱花劫”,如何引导文明赏花
如何引导文明赏花?这个问题实际涉及到的不是单单一个赏花的问题,而是如何提升文明素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形成人人懂礼仪、个个树文明形象的良好社会风尚的问题。
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但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还形成了崇尚文明、讲究礼仪的传统美德。孔融让梨、程门立雪………这些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不胜枚举,深深的铭刻于炎黄子孙的脑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明礼仪是人与人交往时,把待人接物的内心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展现的是一个人的风度和魅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学识和文化修养。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知礼懂礼,注重礼仪,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是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我们如何引导来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呢?
1、广泛的宣传引导
处处见宣传,要充分发挥宣传墙、广播、展示屏、热点网络等媒体的作用。让人们时时刻刻沉浸在文明宣传的氛围之中。
2、建立处罚机制
像“樱花劫”这样的事件产生,主要还是没有处罚机制的制定,例如身份证办理进出卡时收取押金,如果出现类似情况可直接扣除。完善的处罚机制是提升市民素质的一个有力的手段。
3、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樱花劫”事件中,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和樱花树木的防护设施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栅栏再高一点,维护的范围再广一点,人们也无法产生类似的不文明行为了。其他的不文明行为也是一样,例如你让市民不乱吐痰、不乱扔垃圾,那么就应在公共场所多设置果皮箱等等。
4、开展全民文明培训
文明进校园已经开展多年,文明进社区、进镇村虽然也在进行中,但是力度并不是很大,大部分都是应付了事,从基层抓起、从娃娃抓起才是硬道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可怜花好人不共。3月24日深夜,武汉大学在官方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在武汉大学校园内观赏樱花时,翻过栏杆,拉下樱花树枝,疯狂摇晃,樱花就跟遭受十级台风一样,密密麻麻的飘了一地。
24号当天正好是周末,数万游客挤进武大校园观赏樱花。白天,游客拉树枝、折树枝、摇树枝的现象屡劝不止,还发生了多起未预约的游客硬闯校园的事件。
据一位叫CAY小二阳的武汉大学学生志愿者透露,她在樱花大道上看到一个小孩子在摇樱花树,便上前制止,对小孩子说:“小朋友不要摇花啦!”那小孩子的妈妈装作没听见,拿着手机对着孩子:“宝贝再来一个!再摇几下!”
昨天我带着我家小鱼和她的同学们一起,去郊外踏青。在路上,我们远远地看到有人在摇桃花树。我喊了声:“是谁在摇树!”孩子们也跟着我一起喊:“别摇树!别摇树!”一个满脸通红的男人带着他的老婆和孩子从桃树林里钻了出来。
有父母如此,何况孩子!
文明出行,俨然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一个现象,那些折树枝、摇树枝、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横穿马路闯红灯、公众场合吸烟的大多以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居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些人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则,他们的孩子的文明素质还能好到哪里去呢?
旅游,说白了就是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换做十几二十年前,人们吃饭穿衣都还困难,哪有这么多人出去旅游?
这些年出去旅游的多了,不文明的丑陋现象也不时被曝出,以至于很多人见到这种现象也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不去加以劝阻。面对旅游中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要敢于说不。
重塑社会文明,需要从小细节开始。我们不能指望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一下子就消失殆尽,但是我们至少应该也能够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对文明心存敬畏之心。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从小养成,长此以往,这个社会的和谐文明程度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所以会有虐猫事件;
没有对规则的敬畏,所以会有乱闯红灯;
没有对文明的敬畏,所以会有不文明的行为!
文明旅游,从我做起。
旅途中,你我的文明举动,才是最美的风景。
我是泡鱼儿,图文皆原创。如果喜欢,记得加个关注点个赞哦~
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脱去厚重棉衣,感受春天的气息。踏青游玩,放松心情,应该是赏心悦目。人说樱花浪漫,可是樱花花季却极短,前后仅一个月,所以游人集中出游踏青,会造成赏花过程中的拥挤。还有看到樱花之美,难免伸手摘花,破坏风景,这就不是文明所为。景区都会有导游和安保,应倡导文明欣赏,游乐本身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郑州大学成踏青赏花旅游圣地,游客出现不文明现象,该如何杜绝
个别的不文明的做法,不代表是全体游客的素质,但我国全民的素质要不断的提高。我认为应从几方面入手:
1.国家要加大全民素质教育,新闻媒体,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等媒介进行正面宣传,弘扬正气,积聚正能量,屏蔽消极负面的报道。
2.为国家民族的未来,从娃娃的教育开始,教育部门和成年人加强儿童教育。
3.有关学校及景区,加强管理,教育.制止乃至罚款。
全面客观看待游客进校,主动做好工作。做好标语引导;招募学生志愿者,协助学校做好周末假期游客引导和管理工作。校方要有高度,游客会增大校园管理难度和工作负担,但带来的好处更大: 游客自发的宣传效果是学校主动宣传所无法替代的;承担社会责任,提高校内资源利用效率,也有利于学校向主管部门争取校园建设经费;增进学校和社会的交流,给学生提供服务社会意识和课外锻炼的机会,……
警示,招牌,公告,都不如一个好的素质!好花人人爱,沾花惹草不仅体现一个人的作风,又能体现游人心理!公民素质提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体现,从小开始教养,方位普及教育才能转变人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