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有哪些
德国文化包含多个方面,包括体育、传统习俗、艺术以及一些特定的象征物。以下是一些关于德国文化的详细信息:
足球:足球是德国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德国国家足球队在国际比赛中表现出色,曾赢得多次世界杯和欧洲杯冠军。
传统习俗:德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圣诞节(Weihnachten)、元旦(Neujahr)和复活节(Ostern),这些节日通常伴随着各种庆祝活动和习俗。
吉祥物:德国有一些独特的吉祥物,如“幸运猪”(Schwein)和“四叶草”,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被用来象征好运和幸福。
扫烟囱工人:烟囱工(Schornsteinfeger)的形象也常作为幸运的象征,尤其是在新年期间,人们将这个角色与四叶草结合,以期望带来好运。
彩蛋和兔子:复活节期间,彩蛋(Ostereier)和兔子(Osterhase)的角色非常重要,孩子们通常会寻找彩蛋并装饰家庭,以此来庆祝复活节的到来。
雄鹰崇拜:德国人对雄鹰有一种特别的崇拜,认为它是力量的象征,能够给人带来新生和活力。
规则和纪律:德国人在生活中强调规则和纪律,做事认真负责,对于明确的禁令或规定会严格遵守。
直接性:德国人在交流上往往比较直接,不太注重含蓄或者委婉的表达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文化背景。
十字路口礼让:在德国,行人或其他交通参与者通常在十字路口停车等待绿灯变为绿色,这是一种普遍的习惯,体现了他们对交通规则的尊重和对安全的重视。
以上就是关于德国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和习俗。
葡萄酒在德国已经形成特有的文化韵味,仲夏刚过,产酒区的人们就欢欢喜喜筹办每年一度葡萄酒节,这是各个葡萄酒厂家展示他们的产品的好机会,借着秋阳,人们合家出游或与亲朋相约,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品尝好酒,享受美好生活。每年推出的葡萄酒公主更增添了风采。 德国葡萄酒产区也是游人驻足之处,温和的气候,美丽的风光,地杰人灵,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年葡萄成熟的时候,游人如织。在以雷司令为主要种植面积的莱茵高地区的著名城市吕德思海姆,座落在莱茵河畔,河岸风景秀丽,沿街各具特色的酒家栉比,无论走到那一家都能尝到上好的美酒。 德国的空气中弥漫着音乐,德国葡萄酒文化也与音乐生活紧密相连。在葡萄酒产区常有定期或不定期的音乐演出,尤其是夏天,在音乐厅和周围的教堂都举办各种各样的音乐会,露天音乐会也在这时登场,例如著名的葡萄酒产区莱茵高在夏天将第一流的演奏家和古典及现代音乐乐团汇集一堂。
有的音乐会还在门票中包括晚餐或一杯葡萄酒,人们一边品酒一边欣赏音乐,令人难以忘怀
德国青年曾经驾驶飞机飞抵红场,引发了苏联和全世界的关注,是怎么回事
1987年5月28日,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1架塞斯纳172型轻型飞机,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起飞后,突然飞人苏联西部边境领空,一路东进,在苏军戒备森严的防空网里整整飞行了5个小时,安然地抵达强大的防空探测系统和火力度击系统防护下的莫斯科红场。
众所周知,在华约和北约激烈对抗的冷战时期,苏联为了保卫莫斯科以及本土腹地,在其西部设立了一道令人生畏的多层次高中低立体防空网,部署了成千上万枚各型萨姆防空导弹和成百上千架作战飞机,时刻守卫着它的领空。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在边境上编织的各种防空网的雷达密度和精度都非常高。用“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来形容也不过分。
然而,一位刚刚19岁总飞行时数才40小时的业余飞行员,却在苏联强大的防空网中飞行了1000公里。在他长达5个小时的飞行中,没有1架战斗机升空追击,没有一枚防空导弹发射攻击。这位在飞行的过程中一直提心吊胆的小伙子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希特勒百万大军未能攻破的防线,居然被他花几个小时便打破了。
鲁斯特在红场降落后,还悠然地给游人发放纪念品,大有英雄功成名就的自豪感。他哪里会想到,自己这空中一游,却在苏联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号称“世界上最严密的防空网”对1架轻型飞机几个小时的“人侵”竟毫无反应,可见其漏洞百出,不堪一击。从噩梦中醒来的苏联政府开始追究责任,苏军一些高级将领被摘了乌纱帽:国防部长索科洛夫被解职,防空军司令科夫杜洛夫更难辞其咎,丢掉了司令的宝座。
这是一起发生在美苏冷战的1987年,由一位西德业余驾驶员驾驶小型飞机突破华约防空网降落在莫斯科红场的事件,史称“红场事件”。
红场飞来不速之客
1987年5月28日这一天的19:40,苏联莫斯科红场一如往常,老人们在悠闲的漫步、小孩们在尽情的嬉戏玩耍、年轻的情侣们亲昵的牵手说着情话、那些 外国游客也沉醉于克里姆林宫迷人的景色……
突然,这一切被一阵嗡嗡的飞机引擎声打破,一架蓝白相间的轻型飞机在红场上空盘旋,并慢慢地降落在瓦西里布拉特大教堂旁边。莫斯科是苏联的心脏,而坐落着克里姆林宫的红场则是苏联的心脏的心脏,这里从来没有任何飞机在此降落过。人们看到有一位青年从飞机驾驶室走出来,并向围观的群众散发他的签名纸。人们都以为这是在拍电影,于是都围拢上去,就连正在红场执勤站岗的苏联士兵都向他微笑招手致意。有人好奇的问这个年轻人从何处来?那个年轻人用不熟练的俄语回答是赫尔辛基。这个回答可把围观的人们惊掉了下巴,执勤的士兵也立即醒悟过来,把迅速把这位不速之客带走调查。而这个时候,人们方才注意到这个年轻人驾驶的是一架美国制造的“172型”运动飞机,机尾上漆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飞行图案。
这就是震惊当时国际社会的“红场事件”,该消息在全球引发关注的同时,也令莫斯科当局非常尴尬。要知道,那可是冷战铁幕时代,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严阵以待,而这位年仅 19岁的前联邦德国汉堡航空俱乐部的业余飞行爱好者马蒂亚斯·鲁斯特居然能驾驶着一架老式塞斯纳C-172飞机,连续飞行五个小时,突破了华约严密的防空网,降落在苏联安保最严密的核心地区——莫斯科红场,他的降落地点距离戈尔巴乔夫总统办公室只有百米左右距离。
红场事件善后处理
事件发生后,苏联当局炸开了锅,苏共中央为此召开了政治局紧急会议,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 和空军防卫总司令戈都诺夫因此被撤职,一大批军方将领被解职。而据称由苏联的防空导弹、雷达和截击机构成的牢不可破的空防系统竟像窗户纸一样,被这位仅仅受过40个小时的飞行训练的鲁斯特给轻而易举的戳破了!
1988年4月9日,苏联最高法院审理了鲁斯特一案。在法庭上,鲁斯特承认他侵犯了苏联领空和违反了国际飞行规则,但不承认他的行为是“流氓行为”。他说他为寻求友谊而来,并无恶意,他的行为“出于和平目的”。他请求苏联对他的行为“给予宽恕”。苏联最高法院以非法进入苏联国境、违反国际飞行规则和恶性流氓罪判处鲁斯特有斯徒刑4年。同时法庭还宣布,该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诉或提出异议。后来,随着苏联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化以及西德政府的努力,鲁斯特于1988年8月3日被提前释放,并驱逐出苏联国境。
鲁斯特的“壮举”
这位红场惊天一降的年轻人全名马第亚斯·鲁斯特,家住在联邦德国汉堡港附近的维什尔。他从小就怀揣着一个翱翔蓝天的梦想,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飞行员。1983年,年仅15岁的鲁斯特就考取了飞机驾驶执照,并被吸收为当地一家业余航空俱乐部的成员。 鲁斯特除了梦想还有胆略和勇气,他一直想要驾机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让全世界都记住自己。开始他想驾机穿过巴黎的凯旋门,但是有人已经捷足先登了。于是他又想到要成为飞机降落莫斯科红场的第一人,为此他做了精心的准备。
1987年5月,鲁斯特先后两次购买了包括苏联航线在内的航空图,制订了飞机飞行的路线,他还特地把飞机上多余的零部件拆卸下来,以减轻了飞机的重量。他还为飞机加了一副油箱,准备长途飞行。
1987年5月28日,机会终于来临了。鲁斯特从赫尔辛基的飞机场驾机起飞,第一站是瑞典首都斯得哥尔摩。起飞十分钟后,鲁斯特突然调转机头向苏联飞去。在低空进入苏联领空后,他曾经一度爬升到2000米,还偶遇一架苏联米格战机,被惊出一身冷汗。后来他就一直保持30米左右的高度超低空飞行。在苏联境内飞行的800多公里途中,他至少飞越了2个海军基地、4个空军基地和2个导弹基地,最后又突破了以防守严密著称的莫斯科防卫线,安然地降落在了莫斯科红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堪称天方夜谭的“神话”。
而据说鲁斯特的这次奇迹创造过程中,老天也冥冥之中帮了他不少忙!一是在1983年在苏联萨哈林群岛上空,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一架韩国民航波音747 客机被苏军击落,造成机上269 名乘客死亡。这一事件使得苏联面临着极大的国际压力,苏联军方下达了秘密命令:在无法判明飞机有军事目的的情况下,禁止向一切民航飞机和体育运动飞机开火。所以当苏联方面雷达发现他以后,派出了两架米格—23截击机从“塔巴”军用机场升空进行拦截,也并未对他开火。 二是当他飞到托尔若克市的时候,刚好在前一天,在托尔若克市郊40公里处发生了一场空难,一架米格—25与一架图—22 M 战略轰炸机相撞。塔台人员误把它识别救援直升机,所以没有特别关注和怀疑。 三是当鲁斯特飞近莫斯科时,某个大人物(具体是何人至今未解密)下了一道命令:暂时关闭防空网的自动控制系统,以进行一次计划外的停机检修。恰恰在这20分钟的间隙,鲁斯特于19:38分飞进了莫斯科。四是当他降落莫斯科红场时,恰逢一架直升机在红场上空航拍,而执勤站岗的苏联士兵也把他的飞机当做了航拍的其中一员。于是,鲁斯特不无潇洒的从容降落买莫斯科的红场,神奇的完成了他的这一惊世“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