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里的这些像风扇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是发电的吗
这个不是发电的,这个叫“茶园防霜扇”。真正的风力发电机是下图这种。风扇不是降温的吗,都已经霜冻了怎么还能用风扇防霜?!那么就让我们从霜冻的形成开始说起。
霜是什么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降温到霜点(一般0℃以下)后水蒸气凝华在物体表面的结晶。
形成霜的必要条件
要形成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结霜层最低气温0.5℃以下(天气预报秋冬季4-5℃,早春4℃以下);在最低温出现时露点差为3℃以内,也就是空气要有一定的湿度;风速一般小于1米/秒;天空无云或者中低空云量小于25%。也就是“晴朗无云、低温微风、有一定的空气湿度”,只要打破这几个条件之一就不会结霜。(当然空气湿度低的时候会形成暗霜,虽然看不见霜,但是霜冻的危害更大。)
各地名优绿茶产区,特别是江浙茶区经常在三月初名优茶开采之时遭遇晚霜为害,损失惨重。近些年来不少企业引进了日本的防霜扇,效果显著。
防霜扇的工作原理
辐射霜冻与逆温
正常情况下,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在晴朗无云、低温微风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导致在一定范围内离地面越近温度越低,离地面越高温度越高的现象,就叫做逆温。而在茶园里茶蓬面正好是第一幅射面,气温最低,正好是凝结成霜的地方。然后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一般在6~8米高度的地方会形成一个暖气层,与地表的温差可以达到5~6℃。
防霜扇上的控制系统会在霜冻来临前自动开启工作,不但产生强风加速气流运动阻止霜的凝结,同时还具有增温效果和缓解冻效果。
增温效果:根据夜间气温垂直分布的逆温现象,利用防霜扇的强风,将高处的暖空气吹到树冠层,驱散冷气,提高近地表温度,从而防止结霜。
缓解冻效果:夜间茶芽表面结霜后会产生一定的冻害,但更大的伤害是日出之后迅速升温导致的细胞膜撕裂,解冻速度越快,伤害越大。
夜间地表辐射降温快,日出后升温也快,会与风扇高度再形成相反的温度梯度。此时如果将上空的冷风吹到蓬面,就能缓解树冠层升温的速度,从而减缓茶叶的解冻速度,减少伤害。
防霜扇在日本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在茶园使用,在葡萄、果园里也有应用。
目前我国的茶园防霜扇多进口自日本古田电机株式会社,功率3kw,安装高度6~8米,有效管控1.5亩左右的茶园。每台价格接近2万元,使用寿命20年左右,平均每年每亩地五六百块钱,只是一斤名优茶的价格,经济效益显著。但是一次性投入太大,严重限制了它在国内的推广应用。
原创手码,欢迎点赞关注。云起茶文化每天分享专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