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烧烤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的烧烤就是竹签子插牛羊肉,这不是我信口胡说,是有考古依据的。下图是汉代墓葬(具体位置在宁夏常乐)中,一个热爱吃烤串的家伙,子孙为他的墓穴葬下了他的最爱——烤串,希望他死后也能享受如此美味。
在汉墓中,我们可以看见这样一幅雕刻:
如图所示,这就是汉代人烤串时的图像,而既然有人花那么大功夫雕刻这样的画,证明烤串在当时是深受大家喜爱的。用炉烤串并不是唯一的一种方式,汉代乃至先秦时期,烤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大家不仅爱吃烤串,也爱吃铁板烧。
下图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展览的东汉专门用于撸串的烤炉,它的设计非常合理,下面是透气孔,就不怕木炭熄灭。而之所以这个炉子不那么长,是因为它就放在人的跟前——那时一人一席,自己烤自己吃:
自然的,由下人烤好送到客人跟前的烧烤,也是有的,下图的汉代上林容宫铜方炉,便是这一种:
炉底下还有接盘,炭火和肉油就不会直接落到地上了,这就是古人烤串时的人性化处理。烤串的时候,也有大扇子扇风,其他人打杂,将烤好的串送到桌上去。
串签,当然也分类型。除了前面所示的竹签,还有铁签,铁签分为一字签和叉子,叉子是这样的:
总之,中国烤串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从上古便是如此。至于洪七公,他是宋朝人,距离汉代一千年,他吃什么样的烤串都不必惊奇,因为不管什么样的造型,老祖宗都早吃过了。
另外多说几句。
网上疯传火锅是成吉思汗发明的,那是胡说八道。火锅涮肉极早就有,中国有个古词,叫“鼎沸”,说的就是火锅里的汤沸腾的样子。古代的大鼎本来就是用来煮肉的,譬如先秦列国有君主用铜鼎煮人泄恨,实则是把人当羊肉煮。下图是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汉墓出土的分格鼎,中间是出气筒,格子里可以放不同滋味的锅底,主要用来涮火锅:
以上,就是对古代的烧烤和火锅的介绍。以后看到电视剧里唐代以前的中国古人撸串或者吃火锅,不要跳起来说“不可能”了,显得很没文化。
谢谢头条家的史先生的邀请! @头条家的史先生!
古人烧烤哪有那么先进,人类一开始吃烧烤的时候只为了填饱肚子,不管生的熟的只要能吃就会毫无保留的吞下去,到今天文明产生较晚的欧洲人还喜欢吃半生不熟的牛肉就是早期人类饮食习惯的残留!可叹的是逆向民主主义者们竟然把这看成是文明高雅的标志,可见多没文化!
人类第一次吃的熟食就是烧烤。早在200万年前,由于气候的变化,大片森林变成了草地,一些早期猿猴被迫在旷野中生活,他们经常食不果腹,好在雷雨天气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自然界中由于闪电的存在,经常会引起大火,在森林中大火极为恐怖,所过之处会成为一片焦土,动物的尸体被烧成灰烬。但是,草原地带显然没有这样的问题。往往大火会迅速熄灭,而烧死的动物会被烤的外焦里嫩,散发着香气。饥肠辘辘的古人被香气吸引来到这里享受饕餮盛宴,一顿饱饭之后满意的回到洞中休息。相对于生肉来讲,熟食更容易被吸收,所以同样的饮食量,会给身体带来不一样的结果。由于所获营养充足,多余的能量便送往大脑,根据现代研究得知大脑消耗了75%的心脏血糖和20%的身体总血糖。当人认真思考问题的时候,每分钟要消耗1.5卡路里的能量,而激烈的体育运动每分钟也不过只消耗10卡路里能量。
所以,当人类在获得熟食后,大脑就有足够的能量进行思考了。他们终于甩开地球上的其他动物走向独立的发展道路。他们制作长矛和弓箭狩猎,他们在岩石上作画记录自己的生活。
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